字好书
过太清宫

《过太清宫》

时间: 2025-05-07 22:56:11

诗句

丑石危松半绿萝,函关真相玉鹾峨。

谁言仙道求难至,自愧阴功积未多。

渺渺云霞开绛节,雝雝鸾凤答空歌。

几时身退琼坛畔,荣利匆匆奈老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6:11

过太清宫

作者: 范仲淹 〔宋代〕

原文展示:

丑石危松半绿萝,函关真相玉鹾峨。
谁言仙道求难至,自愧阴功积未多。
渺渺云霞开绛节,雝雝鸾凤答空歌。
几时身退琼坛畔,荣利匆匆奈老何。


白话文翻译:

丑陋的石头和危松上仅有一半的绿萝,
山门外景色如同玉般的高峻。
谁说追求仙道就难以达到,我心里感到惭愧,自己的阴德修为还不够。
云霞渺渺,映衬着节日的红色,
鸾凤在空中回应着歌声。
我何时才能在仙坛之畔退隐,
面对荣华富贵,匆忙的生活又能如何?


注释:

  1. 丑石:指外貌丑陋的石头。
  2. 危松:指生长在险峻地方的松树。
  3. 绿萝:一种常见的植物,这里用来营造生机的感觉。
  4. 函关:山门或关口,这里指代太清宫的入口。
  5. 仙道:追求长生不老的道理或方式。
  6. 阴功:指隐秘的德行或修为,通常指不求回报的善行。
  7. 渺渺云霞:形容云霞的缥缈。
  8. 绛节:指节日的盛装。
  9. 雝雝:形容鸟鸣声,给人以美好和谐的感觉。
  10. 琼坛:指仙境或神仙的坛台。

典故解析:

  • 仙道:道教文化中追求长生不老的理念,代表一种超脱世俗的追求。
  • 鸾凤:象征美好和谐的事物,常用于描述高洁的爱情或美好的音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哲学家。他在政治上倡导变法,注重实政,倡导士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荣华富贵的淡泊和对修身养性的追求。太清宫是道教的圣地,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道教文化相结合,表现了作者的理想与追求。


诗歌鉴赏:

范仲淹的《过太清宫》是一首融自然景色与道教哲理于一体的诗作。诗开头描绘了丑石与危松的景象,表现出自然的粗犷与生机,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接着,诗人引入了仙道的主题,表达了对自身修为的反思与自愧。尤其是“自愧阴功积未多”,透露出他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与对世俗功利的淡漠。

后半部分,诗人用“渺渺云霞”和“雝雝鸾凤”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象征着理想中的生活状态与境界。最后,诗人提到“几时身退琼坛畔”,表达了他对隐退生活的向往,但又在“荣利匆匆奈老何”中流露出对世俗事物的无奈感。这种矛盾的心态,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的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丑石危松半绿萝:开篇即以丑石与危松引入,展现了自然的粗犷之美,暗示了人生的艰难与不完美。
  • 函关真相玉鹾峨:在太清宫的山门前,景色如玉般美丽,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 谁言仙道求难至,自愧阴功积未多:质疑世人对仙道的看法,表达了自己对修行的自省与不足。
  • 渺渺云霞开绛节:描绘了节日的气氛,象征着人间的美好与和谐。
  • 雝雝鸾凤答空歌:鸟鸣声的回应,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 几时身退琼坛畔,荣利匆匆奈老何:表达了对隐退生活的渴望,流露出对荣华富贵的无奈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丑石”、“危松”比喻人生的挑战与不完美。
  • 对仗:如“渺渺云霞”与“雝雝鸾凤”,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鸾凤的歌声被赋予了回应的能力,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追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展开,表达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隐退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丑石:象征人生的艰难与不完美。
  • 危松:代表坚韧与不屈。
  • 云霞:象征美好与理想。
  • 鸾凤:象征和谐与高洁的追求。
  • 琼坛:象征超凡脱俗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丑石”指的是什么?

    • A. 美丽的石头
    • B. 丑陋的石头
    • C. 宝贵的宝石
  2. 诗人对仙道的看法是什么?

    • A. 容易达到
    • B. 难以达到
    • C. 不关心
  3. “几时身退琼坛畔”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 A. 功名利禄
    • B. 隐退生活
    • C. 旅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终南山》
  • 贾岛《题李凝幽居》

诗词对比

  • 范仲淹《过太清宫》李白《庐山谣》:两首诗都涉及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但李白更强调个人的豪放与洒脱,而范仲淹则更注重内心的修为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诗经与汉乐府》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关山月 哭宝月三藏大禅师 古镜篇 题赠高闲上人 洛城见贺自真飞升(一作登仙) 剑池 题僧院紫竹 草木言 种兰 竹十一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虾夷 无如之奈 米字旁的字 朋比作奸 包含织的成语 一字旁的字 囊中术 口字旁的字 搪瓷 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龟鹤遐寿 不得其死 花神 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比字旁的字 左支右绌 金锭 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