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6:11
作者: 范仲淹 〔宋代〕
丑石危松半绿萝,函关真相玉鹾峨。
谁言仙道求难至,自愧阴功积未多。
渺渺云霞开绛节,雝雝鸾凤答空歌。
几时身退琼坛畔,荣利匆匆奈老何。
丑陋的石头和危松上仅有一半的绿萝,
山门外景色如同玉般的高峻。
谁说追求仙道就难以达到,我心里感到惭愧,自己的阴德修为还不够。
云霞渺渺,映衬着节日的红色,
鸾凤在空中回应着歌声。
我何时才能在仙坛之畔退隐,
面对荣华富贵,匆忙的生活又能如何?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哲学家。他在政治上倡导变法,注重实政,倡导士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荣华富贵的淡泊和对修身养性的追求。太清宫是道教的圣地,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道教文化相结合,表现了作者的理想与追求。
范仲淹的《过太清宫》是一首融自然景色与道教哲理于一体的诗作。诗开头描绘了丑石与危松的景象,表现出自然的粗犷与生机,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接着,诗人引入了仙道的主题,表达了对自身修为的反思与自愧。尤其是“自愧阴功积未多”,透露出他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与对世俗功利的淡漠。
后半部分,诗人用“渺渺云霞”和“雝雝鸾凤”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象征着理想中的生活状态与境界。最后,诗人提到“几时身退琼坛畔”,表达了他对隐退生活的向往,但又在“荣利匆匆奈老何”中流露出对世俗事物的无奈感。这种矛盾的心态,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的意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追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展开,表达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隐退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丑石”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仙道的看法是什么?
“几时身退琼坛畔”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