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2:1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2:18:56
《庐山瀑布》
灵源何太高,北斗想可挹。
凌日五光直,逗云千仞急。
白虹下涧饮,寒剑倚天立。
阔电不得瞬,长雷无敢蛰。
万丈岩崖坼,一道林峦瀑。
险逼飞鸟坠,冷束山鬼润。
须当截海去,独流不相入。
这条瀑布的水源真高,仿佛北斗星也能捧到。
阳光直射,五光十色的水波在空中闪耀,
云彩在千仞之上急速奔跑。
白色的虹在涧水中飞舞,寒冷的剑直插天际。
雷电无法长久停留,巨雷也不敢潜伏。
万丈的山崖裂开,形成一道瀑布从林峦中飞落。
险峻的高度逼近飞鸟,让它们几乎坠落,
冷冽的水流滋润了山间的鬼神。
水流应该截断大海,独自奔流不与他水相交。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以《岳阳楼记》闻名。他的诗文气势雄伟,情感真挚,常融汇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范仲淹游览庐山时,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感慨。
《庐山瀑布》是范仲淹在游览庐山时创作的一首诗,诗中以壮观的瀑布为主线,描绘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开篇便以“灵源何太高”引入,表现瀑布的高耸与气势,诗人以“北斗”相提并论,显示出其高度之伟大。接着通过“凌日五光直,逗云千仞急”描绘出阳光照耀下,瀑布水流的华丽景象,仿佛五光十色的光辉在空中流动,云彩也在急速的水流中飞奔。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瀑布的威猛与险峻,“万丈岩崖坼”以极高的山崖为背景,形成了瀑布的壮丽景观,在高空中飞流而下,险峻的高度让飞鸟几乎要坠落,令人感受到自然的威力与神秘。最后一句“须当截海去,独流不相入”则传达出一种孤独的美,仿佛这股瀑布的力量与孤独气质,象征着一种不屈与独立。整首诗气势磅礴,画面感极强,展现了范仲淹对大自然的深刻思考与对自我的独特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勇敢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灵源何太高”的意思是:
A. 水源很低
B. 水源很高
C. 水源很冷
“寒剑倚天立”中“寒剑”指的是:
A. 一把剑
B. 形容水流寒冷
C. 形容山鬼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
A. 不屑
B. 敬畏与赞美
C. 忽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范仲淹的《庐山瀑布》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两者均以庐山瀑布为题材,但范仲淹的作品更注重气势和力量感,而李白则多了几分清逸与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