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3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30:48
唐铙歌鼓吹曲·高昌
作者:柳宗元 〔唐代〕
麹氏雄西北,别绝臣外区。
既恃远且险,纵傲不我虞。
烈烈王者师,熊螭以为徒。
龙旂翻海浪,馹骑驰坤隅。
贲育搏婴儿,一扫不复馀。
平沙际天极,但见黄云驱。
臣靖执长缨,智勇伏囚拘。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
这首诗描绘了西北的麹氏(一个少数民族)在地理和军事上的优势。他们既有地理上的距离,又有险峻的地势,因此对我们并不畏惧。强大的王者军队如同熊和蟒一样气势汹汹,龙旗在海浪中翻飞,骑兵们在广阔的地平线上飞驰。战争如同对婴儿的猛烈攻击,扫荡过后不再留下余地。平坦的沙地与天空交接之处,只能看到黄云在驱赶。臣子们紧握长缨,智勇双全的都被囚禁。文皇坐在南面,周围的夷狄如云集般涌来,都称赞天子的神威,然而往古以来却无法并存。献上“天可汗”的称号,意图统治我们的国家。虽然兵戎相见,却没有实质的伤害,各自保全自己的性命与身体。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及政治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与韩愈并称。柳宗元的诗文以清新脱俗、风格独特著称,常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中期,背景是唐朝与西北民族的关系日渐紧张。在当时,唐朝虽然强盛,但面对西北的少数民族,仍然感到压力,诗中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安全和民族关系的深刻思考。
柳宗元的《唐铙歌鼓吹曲·高昌》是一首深具历史与政治意味的诗作,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诗中通过描绘西北麹氏的强大与唐朝的险境,展示了对少数民族的复杂心理。诗的开头便以“麹氏雄西北”揭示了敌人的强大,随后的描写中不乏对地理和军事优势的强调,展现了敌人对唐朝的威胁。
诗中“龙旂翻海浪,馹骑驰坤隅”一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唐军的气势与战斗场景,然而随后的“贲育搏婴儿,一扫不复馀”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通过强烈的对比,柳宗元向读者传达了对战争的深切反思。
最后,诗中提到“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这不仅是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无奈反映,更是对未来的深深思索。柳宗元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也反映了他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追求,使这首诗在历史与文学中都有深远的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西北民族强大和唐朝无奈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安全的忧虑与对理想政治的追求,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麹氏”指的是哪个地区的民族?
A. 东北
B. 西北
C. 南方
D. 北方
填空题:诗中“烈烈王者师,__以为徒”用来形容敌军的气势。
判断题:文皇在诗中代表的是唐太宗。
对 /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