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2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20:37
铁山碎,大漠舒。
二虏劲,连穹庐。
背北海,专坤隅。
岁来侵边,或傅于都。
天子命元帅,奋其雄图。
破定襄,降魁渠。
穷竟窟宅,斥余吾。
百蛮破胆,边氓苏。
威武辉耀,明鬼区。
利泽弥万祀,功不可逾。
官臣拜手,惟帝之谟。
铁山崩裂,大漠展开。
敌人强大,连绵帐篷。
背靠北海,专注于坤隅。
这些年来不断侵扰边境,有时甚至侵犯到都城。
天子命令元帅,施展其雄图伟业。
攻破定襄,俘获首领。
深入敌巢,斥逐余众。
百姓胆寒,边疆人民得以安宁。
威武的光辉照耀,令人心中震撼。
利益丰厚,功绩不可估量。
官员们恭敬地拜手,唯遵天子的旨意。
本诗通过描绘战争的场景,展现了边疆的紧张局势和国家的忧患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民族团结和抵抗外敌的呼唤。这种主题在唐代的历史背景下尤为重要,尤其是在面对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时。
作者介绍:柳宗元,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以其诗文清新脱俗、言辞犀利著称。他曾任职于朝廷,但因政治原因遭到贬谪,晚年在湖南等地隐居。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贬谪期间,正值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关系紧张的时期。诗中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边疆将士的崇敬。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铁山碎》以豪迈的气势展现了边疆战争的场景,诗歌不仅描绘了战争的惨烈,也表达了对将士的赞美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开篇以“铁山碎”和“大漠舒”引入,展现出气势磅礴的战争背景,紧接着描绘了敌人强大的形象,展示出战斗的严峻。作者通过对“天子命元帅”的描写,突出了国家的决策与将领的义务,表现出浓厚的爱国情怀。
整首诗以战争为主线,不仅描述了敌军的威胁,也展现了汉民族不屈的斗志。最后一句“官臣拜手,惟帝之谟”则将诗的主题升华,强调了对皇帝决策的尊重与支持。这种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谊贯穿始终,使得整首诗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二虏”指的是哪个群体?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什么?
“天子命元帅,奋其雄图”这句中的“元帅”指的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