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

《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

时间: 2025-05-08 20:34:06

诗句

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

岸傍古堠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0:34:06

原文展示:

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
岸傍古堠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

白话文翻译:

每当回忆起那细小的鱼鳞在小池塘中游动时,心中不禁感到忧愁,想到那脆弱的羽毛飞向高高的天空。岸边的古老码头应当有很多,接下来依次行走,望着那遥远的别路。

注释:

  • 纤鳞:细小的鱼鳞。
  • :游动。
  • 尺泽:小水塘,尺为度量,泽为水域。
  • 翻愁:心中翻腾着愁苦。
  • 弱羽:脆弱的羽毛,指鸟类的翅膀。
  • 丹霄:高空,指红色的云霄。
  • 岸傍古堠:岸边的古老码头。
  • 无数:很多。
  • 次第:依次,逐个。
  • 别路遥:分别的道路遥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以散文和诗歌闻名。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学应贴近民生,反对浮华的文风。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柳宗元贬谪到永州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身处异乡,心中惆怅,思念亲故,常常引发他对往事的回忆与感慨。

诗歌鉴赏:

《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是一首充满思乡之情的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意象的描绘,流露出作者深沉的感情。开头两句“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描绘了细小的鱼在水中游动的画面,以及作者因思念而感到的忧愁。这里的“纤鳞”与“弱羽”形成鲜明对比,细腻的鱼鳞象征着过去的美好,而脆弱的羽毛则暗示着对未来的无奈与不安。

后两句“岸傍古堠应无数,次第行看别路遥”则将目光转向了岸边的古老码头,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尽的怀念和对亲友的思念。古堠的出现,勾起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而“别路遥”则强调了他与故乡之间的距离,增添了一种无奈和惆怅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不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每忆纤鳞游尺泽:每每回忆起那细小的鱼鳞在小水塘中游动,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2. 翻愁弱羽上丹霄:想起脆弱的羽毛飞向高空,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与无奈。
  3. 岸傍古堠应无数:岸边的古老码头应该有很多,暗示着过去的繁华与现状的对比。
  4. 次第行看别路遥:依次走去,望着那遥远的别路,强调了与故乡的距离感和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鱼鳞与羽毛作为对比,体现了对过去与未来的感慨。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柳宗元对于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生活的无奈,表达了一个被贬谪者心中的愁苦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纤鳞:象征着纯真与美好的过去。
  • 弱羽:代表着脆弱与无助的未来。
  • 古堠:象征着历史与记忆的沉淀。
  • 远路:暗示着与故乡的距离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纤鳞”指代什么? A. 细小的鱼鳞
    B. 大海中的波浪
    C. 远方的山峦

  2. “弱羽”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失落与无奈
    C. 自豪

  3. 诗中提到的“古堠”象征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过去的回忆与繁华
    C. 现在的生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柳宗元的《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与王维的《鹿柴》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柳宗元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情感与忧愁,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象来寄托思乡之情,二者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柳宗元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题李公麟阳关图二首 南郊大礼庆成诗五首·右朝享景灵宫 题许伯清维摩室 留题剑池石壁 劳劳亭 春暮 段都尉别业 留守府酬皇甫曙侍御弹琴之什 酬谢韦卿二十五兄俯赠辄敢书情 宁海五咏 其五 书斋夜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微妙玄通 一仆二主 笼中穷鸟 才大如海 明抢暗偷 耂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包含鲐的词语有哪些 掐毒 聿字旁的字 末大必折 无精打彩 立刀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表里如一 林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