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5:0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02:49
绮罗香·礼佛
作者: 饶芝祥 〔清代〕
香水供花,宝光爇炷,一个蒲团趺坐。
刬断情根,自理六时清课。
搜梵筴佛号千声,击禅版斋粮几颗。
最难忘身被慈云,稽首皈依到莲座。
松龛自在清净,一任参禅入定,非心非我。
绮语消除,肯堕叶娘口过。
大解脱一笑拈花,真圆通三生结果。
问何时响动风幡,人天同印可。
香水供奉着鲜花,宝光照耀着香炉,一只蒲团上我静坐。
断绝了情欲的根源,自己修理每天的清课。
搜集梵音,佛号千声,敲击禅板,斋食几颗。
最让我难忘的是身处慈悲的云雾中,顶礼归依在莲座之前。
松龛里自由而清净,任凭自己参禅入定,非心非我。
绮丽的言语消失,愿意让自己沉浸在叶娘的口中。
大解脱中一笑拈花,真圆通在三生三世的结果。
问何时风幡会响动,人天同印是否可行?
作者介绍:饶芝祥,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与书法,作品多反映佛教思想,强调内心的修行与解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佛教文化盛行之时,诗人通过礼佛的仪式表达内心的平静与对超脱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精神世界的关注与探索。
这首《绮罗香·礼佛》展现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深刻理解与体悟。诗中通过香水、花卉、蒲团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的修行场景,表达了对内心平和的追求。诗人在刬断情根后,进入了一个清净无欲的状态,这一过程不仅是外在的修行,更是内心的自我解脱。
“松龛自在清净,一任参禅入定,非心非我”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存在的思考,强调了“非我”的境界,体现了佛教的空灵思想。最后一联提到“人天同印”,则是对人类与天道合一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解脱感。这首诗不仅有着深厚的宗教背景,更在细腻的情感描绘中揭示了生命的意义,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佛教修行与内心的解脱,体现了诗人对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刬断情根”中“刬”字的意思是什么?
A. 连接
B. 切断
C. 增加
D. 强化
诗中提到的“松龛”主要指什么?
A. 书房
B. 佛教的供奉场所
C. 花园
D. 住宅
诗人在最后提到的“人天同印”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人与人之间的争斗
C. 人的孤独感
D. 人的无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其他描写修行的诗作进行比较,如《无题》李商隐,探讨两者在修行与内心探索上的不同表现。
李商隐的作品多表现情感的复杂与隐晦,而饶芝祥则更多强调内心的清净与超脱,反映出不同的修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