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晏起

《晏起》

时间: 2025-07-28 17:30:43

诗句

日过辰时犹在梦,客来应笑也求名。

浮生自得长高枕,不向人间与命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30:43

原文展示

日过辰时犹在梦,
客来应笑也求名。
浮生自得长高枕,
不向人间与命争。

白话文翻译

太阳已经过了辰时,我仍然在梦中沉醉;
来访的客人若见我,必会笑我追求名利。
在这浮生中,我得意地高枕而卧,
不想在人世间与命运争斗。

注释

  • 辰时:古代时间单位,辰时为早上7点到9点。
  • 客来应笑:客人来访,看到我这样的状态,应该会嘲笑我。
  • 浮生:指短暂的人生。
  • 高枕:形容安逸自在,无忧无虑。
  • 与命争:与命运争斗。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浮生”与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相吻合,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得仁,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多表现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常用清丽的语言描绘自然与人生。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他对名利的淡漠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可能是在某个闲适的时刻写成。

诗歌鉴赏

《晏起》是一首表达悠闲生活态度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梦中沉醉的状态,反映出一种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与淡漠。开篇的“日过辰时犹在梦”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但诗人却选择沉浸在自己的梦境中,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和无所事事的洒脱。接下来的“客来应笑也求名”则展示了诗人在外界目光下的自嘲,似乎在说,别人会因为自己的这种状态而感到可笑,因为在社会上追求名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常态。

而在“浮生自得长高枕”的句子中,诗人强调了个人的自得与安宁,反映出他对生命的豁达和洒脱。在这浮生中,诗人选择享受当下,而非为未来而焦虑。最后一句“不向人间与命争”则是总结,表达了他对命运的顺应态度,强调了对生活的淡然与随性。这首诗意境优美,充分展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提倡顺其自然,活出自我。

诗词解析

  • 日过辰时犹在梦:表现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懒散,既有时间的无情,也有梦境的温暖。
  • 客来应笑也求名:反映外界对个人状态的看法,表现出一种自我调侃的幽默感。
  • 浮生自得长高枕:描绘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强调自我满足。
  • 不向人间与命争:表现出对命运的接受与豁达,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的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用“高枕”比喻安逸的生活状态,生动形象。
  • 反讽:通过自嘲的方式表达对名利的看法,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名利的淡漠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倡导人们在浮生中找到自我,不与命运争斗。

意象分析

  • :象征时间的流逝,亦可理解为生命的短暂。
  • :象征着安逸与逃避,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向往。
  • :象征外部的社会压力与评价。
  • 高枕:象征着无忧无虑的状态,表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日过辰时犹在梦”中的“辰时”指的是: A. 上午7点到9点
    B. 下午1点到3点
    C. 晚上7点到9点
    D. 半夜12点

  2. 诗中提到的“高枕”意指: A. 高大的枕头
    B. 安逸自在的生活状态
    C. 高傲自大的态度
    D. 追求名利的精神

  3. 诗人选择不与命争的原因是: A. 认为命运是不可改变的
    B. 追求名利的生活太累
    C. 认为生活应该享受当下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刘得仁的《晏起》与王维的《鹿柴》都是表达闲适生活的诗作,但王维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而刘得仁则更关注内心的感受与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雨中过欧阳编修馆题竹木画上 题画 过沈修撰留酌醉后书赠 题耕读轩 閒居与沈修撰小酌写枯木竹石遂题 题孝子曹镛卷 题万安山樵 为姚生题终养堂 写竹赠廖纪善 呈太常少卿云岩先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食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包含藄的词语有哪些 拘绊 一面如旧 业字旁的字 餔糟歠醨 析肝吐胆 巾字旁的字 摛翰振藻 竹菇 谷字旁的字 以五十步笑百步 驾跨 九折臂 包含殒的词语有哪些 撞倒南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