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1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2:13
茅檐午影转悠悠,
门闭青苔水乱流。
百啭黄鹂看不见,
海棠无数出墙头。
在茅草屋檐下,午后的阳光影子轻轻移动,门紧闭着,青苔上水流潺潺。百转千回的黄鹂(鸟声)听不到,墙头的海棠花开得繁盛无数。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改革家。作为“熙宁变法”的推动者,王安石在政治和经济上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其文学作品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独卧二首》是王安石在晚年时写的,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及内心的感受。此时,王安石经历了种种政治风波,对世事感到失望,选择在山水之间独处,体会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美。
《独卧二首 其二》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孤独的田园画面。首句“茅檐午影转悠悠”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午后时光,阳光透过茅草屋檐,影子轻轻移动,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能听到时间的流逝,感受到宁静的氛围。
接着,诗人描绘了门紧闭、青苔上水流潺潺的情景,传达出一种封闭的状态,让人联想到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外界的隔绝。这样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自然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百啭黄鹂看不见”一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遗憾,黄鹂鸟的歌声本应是春天的代表,但在这孤独的环境中却听不见,暗示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状态。最后一句“海棠无数出墙头”,则是一种对生命力的赞美,尽管环境孤寂,海棠依然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孤独的感悟。尽管身处孤寂之中,生命依然顽强地绽放,反映了自然的美与生命的坚韧。
诗中“茅檐”指的是什么?
A. 木头屋檐
B. 茅草屋檐
C. 石屋屋檐
D. 竹屋屋檐
诗中“百啭黄鹂看不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愤怒
D. 期待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A. 自然的壮丽
B. 孤独与宁静
C. 战争与和平
D. 家庭的温暖
《独卧二首 其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可以进行比较,前者表现的是孤独与宁静,后者则是对饮酒的洒脱与对友谊的思念。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与自我内心世界的探讨,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