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0:23
武夷一曲
作者: 陈普 〔宋代〕
虹桥一断几午龄,亲手文公再造成。何事游人尚迷路,乱寻无楫渡船撑。
在虹桥断裂后已经过去了多少年,文公又亲手把它修复。为何游人仍然迷失在路上,东奔西跑却找不到渡船的桨来撑船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具有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思考。诗中表达了对古迹的珍视和对游人迷失的惋惜,暗含对历史的反思。
《武夷一曲》通过虹桥这一意象,展现了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诗的开头用“虹桥一断几午龄”来引出时间的沉淀,暗示着历史和自然的交织。虹桥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接下来的“亲手文公再造成”则引入了人文关怀,体现了对修复与保护的重视。文公的形象既是对修复者的赞美,也传达了对历史的承接,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而最后两句“何事游人尚迷路,乱寻无楫渡船撑”则引发了对现代游人心态的思考。尽管古迹依然伫立,但游人却在迷失中徘徊,无法找到前行的方向。这不仅是对游人的调侃,更是对当代人文化认同的深刻反思。人们在追寻美好的同时,却常常迷失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导致对历史文化的无知和忽视。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揭示了人与历史、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文化遗产的敬畏和对游人迷失的忧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虹桥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珍视与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现代人在快速生活中可能面临的迷失,提示人们要重视历史与文化的联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虹桥”是指什么?
A. 一座山
B. 一座桥
C. 一条河
“何事游人尚迷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游人的快乐
B. 游人的迷失
C. 游人的无聊
诗中的“文公”指的是谁?
A. 文天祥
B. 杜甫
C. 李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陈普的《武夷一曲》与王之涣的《登高》有相似之处,都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文情怀的表达。然而,陈普更侧重于历史与人文的结合,而王之涣则更加关注于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