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4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42:46
原文展示:
危阁覆高林,晚步聊徒倚。东南两峰断,空阔见万里。茫茫落霞外,苒苒孤烟里。忽暗识归云,乍明知积水。风从半天下,月向平地志,夜久殊未还,峨冠露盈几。
白话文翻译:
高耸的阁楼覆盖在茂密的树林之上,傍晚时分我随意地倚靠在栏杆上散步。东南方向的两座山峰之间似乎被切断,视野开阔可以看到万里之外。在茫茫的落霞之外,轻柔的孤烟中。忽然间暗淡中认出了归家的云彩,乍一看清楚了积水的景象。风从半空中吹来,月亮似乎在平地上寻找着什么,夜深了却还没有回去,高高的帽子沾满了露水。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石湖,宋代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观风阁》描绘了作者在傍晚时分登上高阁,远眺自然景色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归家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文同晚年,他在观赏自然景色时,感慨时光流逝,思念家乡,因此创作了这首诗。诗中通过描绘高阁、山峰、落霞、孤烟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归家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高阁为视角,描绘了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色,通过“危阁覆高林”、“东南两峰断”等句,展现了高阁的雄伟和视野的开阔。诗中的“茫茫落霞外,苒苒孤烟里”描绘了落霞和孤烟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后句“忽暗识归云,乍明知积水”则表达了作者对归家的渴望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归家的渴望,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宁静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高阁、山峰、落霞、孤烟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归家的渴望。诗中的高阁象征着作者的视野和心境,山峰、落霞、孤烟等意象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归家的渴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危阁”指的是什么? A. 高耸的阁楼 B. 危险的阁楼 C. 古老的阁楼 答案:A
诗中的“茫茫落霞外”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广阔无边的落霞 B. 孤独的烟雾 C. 归家的云彩 答案:A
诗中的“忽暗识归云”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B. 对归家的渴望 C.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