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1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15:06
《念奴娇 放歌》
吾今安得,把长江万里,变成醇酒。
天下谁醒侬亦醉,休道先生五斗。
杯里看蛇,蕉间逐鹿,时喜时惊走。
不知有汉,彼哉晋魏何有。
可怜古往今来,蚁争鼠斗,谁弱谁强手。
刘项功名狐董笔,蝴蝶一回庄叟。
泡灭还生,幻成复破,此际无穷否。
一樽长满,青天明月吾友。
我如今如何能够把长江的万里水流,化作美酒呢?
天下间谁清醒,谁又醉了,何必说那位先生只喝五斗酒呢?
杯中看见了蛇,蕉林中追逐着鹿,时而欢喜,时而惊恐地逃走。
不知当年汉朝的事,晋朝和魏朝又何能影响我呢?
可怜古往今来,蚂蚁争斗,老鼠角逐,谁弱谁强的手段。
刘邦与项羽的功名,狐狸与董狐的笔,蝴蝶与庄周的故事。
泡沫虽灭还会再生,幻影虽成也会破灭,此刻是否无穷尽呢?
一樽酒满,青天明月成了我最好的朋友。
黄永(约1735年-1809年),字子真,号梅尘,江苏常州人,清代诗人,擅长词曲,文风清新,常以酒、月、山水为题材。其作品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慨及对自由的向往。
《念奴娇 放歌》诞生于清代,是黄永在游历长江时的即兴之作,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当下生活的享受。作品中融合了对酒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淡漠,表达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
《念奴娇 放歌》是一首充满豪情与哲思的词作,诗人在长江边吟唱,借酒抒怀,表现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全词以“酒”为线索,传达出一种洒脱的态度。开篇即以长江作比,展现了自然的宏伟与人情的渺小,诗人希望将长江化为美酒,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接着,诗人提到“天下谁醒侬亦醉”,不仅表达了对他人状态的无所谓,更显现出一种对世事的淡然。
中间的“杯里看蛇,蕉间逐鹿”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景,生动而富有情趣,仿佛在酒杯中看到万物的变化,时而欢喜,时而惊恐,恰如人生的跌宕起伏。而“不知有汉,彼哉晋魏何有”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历史的漠视,表达了当下生活的真实与重要。最后的“一樽长满,青天明月吾友”以月与酒作结,既是对朋友的寄托,也是一种人生的哲学,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追求,对历史与名利的淡漠,以及对友谊与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酒与月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长江”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延续
B. 历史的沉浮
C. 个人的追求
D. 自然的变化
诗人对历史的态度是:
A. 尊重历史
B. 渴望历史
C. 漠视历史
D. 学习历史
“一樽长满,青天明月吾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谊的珍视
B. 对自然的敬畏
C. 对人生的无奈
D. 对酒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