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1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18:15
一泓潋滟复澄明,
半日功夫劚小庭。
占地未过四五尺,
浸天唯入两三星。
鹢舟草际浮霜叶,
渔火沙边驻小萤。
才见规模识方寸,
知君立意象沧溟。
这是一泓清澈而又波光粼粼的小池,经过半天的努力,才在小庭院中挖成。池塘的面积不过四五尺,仰望天空,却只映出两颗星星。小舟在草边漂浮,霜叶随波荡漾;渔火在沙滩旁边点点闪烁,似乎在守候着小萤火虫。刚刚看到池子的规模,便明白了你的意图,就是要把这小小的池子比作浩瀚的海洋。
作者介绍:方干,字孟敞,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901年。他是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以五律和古诗见长,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个人魅力。
创作背景:这首《于秀才小池》创作于方干的一次游览中,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对于生活的感悟。诗中小池的描写,既表现了作者对小景的赏析,也隐含着对于人生理想的思考。
《于秀才小池》是一首描写小池塘的诗,表面上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诗人在描绘小池的波光粼粼和清澈透明时,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诗的开头用“一泓潋滟复澄明”描绘小池的景象,给人以清新悦目的感受,随后通过“半日功夫劚小庭”的叙述,展现了作者对于创造美好环境的努力与执着。
“占地未过四五尺,浸天唯入两三星”的描写,仿佛让人看到小池虽小,但却能够反射出浩瀚的星空,象征着小小的事物中也蕴含着宏大的意境。后半部分“鹢舟草际浮霜叶,渔火沙边驻小萤”,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一幅静谧的自然图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
最后,诗句“才见规模识方寸,知君立意象沧溟”揭示了作者对于人生理想的追寻。虽然小池方寸,但它也能象征着广阔的海洋,暗示着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深刻的意义与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小池比作海洋)、对仗(“鹢舟草际”与“渔火沙边”)、意象丰富等手法,使得诗歌更富有层次与美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作者在平凡的生活中对美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向往,通过对小池的细腻描写,展现出即使在小小的天地中,也能感受到广阔的心灵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小池”的面积是多少?
A. 四五尺
B. 三尺
C. 一丈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诗中提到的“渔火”指的是什么?
A. 渔船上的灯火
B. 渔网
C. 渔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