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4:13
三世精能举世无,笔端狼藉见功夫。
添来势逸阴崖黑,泼处痕轻灌木枯。
垂地寒云吞大漠,过江春雨入全吴。
兰堂坐久心弥惑,不道山川是画图。
全诗翻译:
三代以来的绘画技艺,到如今已无人能与之匹敌;而我的笔下虽显狼藉,却也见得我的功夫。
添加上那气势如虹的阴崖黑色,泼洒下来的痕迹轻柔得让灌木都显得枯萎。
寒云垂落,吞没了大漠的景象,春雨过江,润泽了整个吴地。
在兰亭静坐时间久了,心中愈加迷惑,竟不知山川美景就是一幅幅画图。
方干,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其诗作的清新脱俗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方干的诗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
《水墨松石》创作于方干对传统绘画技艺的思考中,反映了他对艺术与自然、生活的深刻思索。同时,也表现了唐代文人对于山水画的热爱与追求。
《水墨松石》是一首表现诗人与自然、艺术之间复杂关系的诗作。方干以其独特的视角,展示了山水美景与绘画艺术的交融。诗中通过对笔墨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绘画技艺的追求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
开头的“三世精能举世无”,不仅是对古代绘画技艺的赞美,更是对当下艺术境界的反思。方干自谦其笔墨“狼藉”,却也展示了他在艺术上的追求和努力。接着,诗中描绘了阴崖黑的气势与泼墨的轻盈,表现出艺术作品的生动与灵动,恰似自然界的变化。
第三联通过“寒云吞大漠”和“春雨入全吴”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变化,仿佛在诉说着自然与艺术的深刻联系。最后一句“兰堂坐久心弥惑”,则是诗人对自身艺术创作的困惑与思考,流露出一种对山水自然的迷茫和对艺术的反思。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山水的同时,深刻探讨了艺术创作的内心世界,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艺术与自然的追求与思考。
整个诗歌传达了自然与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自省与迷惑,表达了对山水之美的崇敬和对绘画技艺的追求。
方干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寒云”象征什么?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方干与王维的作品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但方干更侧重于艺术与自然的交融,而王维则强调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宁和。两者在意境上互有交融,却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