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4:17
初归镜中寄陈端公
去岁离家今岁归,
孤帆梦向鸟前飞。
必知芦笋侵沙井,
兼被藤花占石矶。
云岛采茶常失路,
雪龛中酒不关扉。
故交若问逍遥事,
玄冕何曾胜苇衣。
去年离家,今年归来,
孤舟在梦中向鸟前飞。
你一定知道芦笋长在沙井旁,
藤花也占据了石矶旁边。
云岛采茶常常迷路,
雪龛中的酒壶不曾锁上门。
如果老朋友问我逍遥的事情,
那我怎么能比得上穿着苇衣的自在呢?
方干(约公元835-约公元901),唐代诗人,字令之,号玉溪,晚唐诗人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为主,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方干归乡之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归来的喜悦。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
《初归镜中寄陈端公》是一首充满了乡愁和人生哲思的诗。诗人在经历了一年的离家后,终于归来,内心的情感复杂而深刻。他通过“孤帆梦向鸟前飞”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和故乡的思念。在归来的过程中,他仔细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发现芦笋和藤花的生长,突显了自然的生机与变化。诗人借用“云岛采茶常失路”的比喻,表现了在追求理想和理想生活道路上的迷茫和困惑。与此同时,雪龛中酒不关扉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似乎在诉说着即使身处繁忙与喧嚣中,也要保持一份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最后,诗人以“玄冕何曾胜苇衣”作为结尾,深刻表达了对于权势与身份的思考,强调了清贫与自由的幸福感。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人生哲学,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对于生活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对自然的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理解,强调了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自由和宁静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孤帆”象征着什么?
诗人通过“云岛采茶常失路”表达了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玄冕何曾胜苇衣”强调了什么?
可以将方干的《初归镜中寄陈端公》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而方干则结合了对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由的向往,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