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5:2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5:27:36
失题四首
作者: 曾国藩 〔清代〕
两度归帆溯上流,
萧萧落木洞庭秋。
送君此去风前酒,
忆我当时月夜舟。
弘景旧居勾曲洞,
杜陵新卜烷溪头。
好栽修竹一千亩,
更抵人间万户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两次归帆时,逆流而上,听到秋风中落叶的声音,感受到洞庭湖的秋意。送别朋友时,举杯畅饮,回忆起当年月夜泛舟的情景。提到弘景的旧居和杜陵的新居,表达了对故地的怀念。最后提到要种植一千亩修竹,认为这比拥有万户侯的财富更有价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湖南人,清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及文学家。他是洋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倡导学习西方文化与科技。其诗风朴实,富有情感,常以山水、故乡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曾国藩的晚年,正值国事多艰、个人境遇复杂之时。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对故乡的眷恋,表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这首诗以其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了曾国藩对友人的送别与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描绘了“归帆溯上流”的场景,带有一种逆流而上的坚持,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接着,萧萧落木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凄凉与孤独,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举杯送别,仿佛在用酒来驱散内心的愁绪。
中间的两句提到弘景的旧居和杜陵的新居,既是对往昔的追忆,也隐含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的“好栽修竹一千亩,更抵人间万户侯”,表达了对高洁生活的向往,认为精神上的富足远胜于物质上的财富。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使整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友谊的珍惜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送君此去风前酒"中的“酒”有什么象征意义?
诗中提到的“修竹”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