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1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3:47
作者: 苏辙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胄子相从得佳婿,掖垣同直喜良朋。
交情不意隔生死,世事休论有废兴。
宿草芊锦泪入土,故琴牢落恨填膺。
远来似觉清谈胜,试问传家今几灯。
这首诗表达了朋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过去的追忆。诗中说,年轻的子弟们相伴而行,获得了良好的伴侣,在庭院中共同庆祝友谊的美好。交情竟然超越了生死,世间的事情就不必去讨论它的兴衰。往日的旧草与鲜花的泪水早已化为泥土,曾经的琴声也只能留在心头的遗憾中。远道而来的朋友似乎更能体味清谈的乐趣,不妨问问家中传承至今还有几盏灯火。
诗中提到的“交情不意隔生死”,表达的是深厚的友谊即使在生死之间也无法割舍,体现出古人对友情的重视。古代诗词中常有对友谊的歌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作者介绍: 苏辙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字子瞻,号晦庵,兄弟苏轼与其齐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回忆与友人交往的日子,感叹时光流逝,友情却依旧如初。诗人通过对友谊的追忆,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这首诗以友谊为主题,开篇通过“胄子相从得佳婿”展现了年轻人的相互陪伴与欣喜,紧接着提到“交情不意隔生死”,传达出一种深厚的情感基调,表明真正的友谊超越了生命的界限。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对旧草与故琴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叹息,尤其是“宿草芊锦泪入土”,将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使得回忆更加生动。最后一句“试问传家今几灯”不仅是对友谊延续的期待,也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象征着传统与文化的传承。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怀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胄子”指的是:
A. 年轻的子弟
B. 朋友
C. 家人
“交情不意隔生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友谊的脆弱
B. 友谊的深厚
C. 友谊的无奈
诗歌最后提到的“几灯”象征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旧日的回忆
C. 生命的结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苏辙《曾郎元矩见过逾月听其言久而不厌追感平昔为》的详细解析和赏析。希望对你的理解与学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