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余澹心寄金陵咏怀古迹却寄二首

《余澹心寄金陵咏怀古迹却寄二首》

时间: 2025-05-07 09:57:45

诗句

千古秦淮水,东流绕旧京。

江南戎马后,愁杀庾兰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7:45

原文展示:

千古秦淮水,东流绕旧京。江南戎马后,愁杀庾兰成!

白话文翻译:

千古流淌的秦淮河水,向东流去环绕着古老的京城。江南经历了战乱之后,愁苦之情让庾兰成感到无比痛苦!

注释:

字词注释:

  • 千古:形容时间长久。
  • 秦淮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是古代文化名河。
  • 东流:向东流去。
  • 旧京:指南京,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
  •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特指南京一带。
  • 戎马:指战争。
  • 愁杀:极度愁苦。
  • 庾兰成:庾信,字兰成,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此处借指诗人自己或类似遭遇的文人。

典故解析:

  • 庾兰成:庾信,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以其文学才华和坎坷经历著称,此处借用其名表达诗人对战乱后文化衰落的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士祯(1634-1711),字子真,号阮亭,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抒情,尤其在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方面有独到之处。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文化衰落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士祯对南京古迹的咏怀之作,表达了对江南战乱后文化衰落的深切忧虑。诗人通过秦淮河这一历史悠久的文化象征,抒发了对旧日京城的怀念和对战乱带来的文化破坏的悲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秦淮河为切入点,通过对千古流淌的河水的描绘,引出了对旧京南京的深情回忆。诗中“东流绕旧京”一句,既描绘了秦淮河的地理特征,也隐喻了历史的循环与变迁。后两句“江南戎马后,愁杀庾兰成”,则直接抒发了战乱对文化的破坏和对文人心灵的摧残。诗人借用庾信的名字,表达了自己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和对战乱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历史与文化的一次深刻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古秦淮水”:开篇即点明秦淮河的历史悠久,是南京的文化象征。
  • “东流绕旧京”:描绘了秦淮河环绕南京的地理特征,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循环与变迁。
  • “江南戎马后”:指江南地区经历了战乱,文化受到了破坏。
  • “愁杀庾兰成”:借用庾信的名字,表达了对战乱后文化衰落的深切忧虑和悲痛。

修辞手法:

  • 借代:用“庾兰成”代指文人,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
  • 比喻:“千古秦淮水”比喻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传承。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秦淮河和南京古迹的咏怀,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文化衰落的深刻反思和忧虑。诗人通过对秦淮河的描绘,抒发了对旧日京城的怀念和对战乱带来的文化破坏的悲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秦淮水:象征着南京的历史和文化。
  • 旧京: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和文化的传承。
  • 戎马:象征着战乱和破坏。
  • 庾兰成:象征着文人和文化的衰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旧京”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南京 C. 西安 D. 洛阳

  2. 诗中提到的“庾兰成”是指谁? A. 庾信 B. 庾文 C. 庾亮 D. 庾悦

  3. 诗中的“秦淮水”象征着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历史和文化 C. 商业繁荣 D. 政治中心

答案:

  1. B. 南京
  2. A. 庾信
  3. B. 历史和文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泊秦淮》:同样以秦淮河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 刘禹锡《乌衣巷》:通过对南京古迹的描写,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士祯《余澹心寄金陵咏怀古迹却寄二首》与杜牧《泊秦淮》:两者都以秦淮河为背景,但王士祯的诗更多表达了对文化衰落的忧虑,而杜牧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诗选》:收录了王士祯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南京历史文化研究》:深入了解南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则天门赦改年 同狱者叹狱中无燕 题椰子树 览镜 十三四时尝从巫峡过他日偶然有思 驩州南亭夜望 奉和圣制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 奉和晦日驾幸昆明池应制 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王字旁的字 嚎天喊地 酷惨 徽章 山字旁的字 燕雀之居 火字旁的字 香浥 包含禋的词语有哪些 没嘴葫芦 豆字旁的字 瞎字不识 田畯野老 英断 马字旁的字 热功当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