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不雨

《春不雨》

时间: 2025-05-10 07:53:47

诗句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樱桃花。

鸣鸠乳燕春欲晚,杖藜时复话田家。

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

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

”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

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

去年旸雨幸无愆,稍稍三农获晏食。

春来谷赋复伤农,不见饥鸟啄余粒。

即今土亢不可耕,布谷飞飞朝暮鸣。

舂莩作饭藜作羹,吁嗟荆益方用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3:47

原文展示:

春不雨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樱桃花。 鸣鸠乳燕春欲晚,杖藜时复话田家。 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 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 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 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 去年旸雨幸无愆,稍稍三农获晏食。 春来谷赋复伤农,不见饥鸟啄余粒。 即今土亢不可耕,布谷飞飞朝暮鸣。 舂莩作饭藜作羹,吁嗟荆益方用兵。

白话文翻译:

西亭旁的石竹刚刚发芽,游丝已经缠绕在樱桃花上。 斑鸠和乳燕在春末时节鸣叫,我拄着拐杖不时与农家交谈。 农家的老人们向我诉说,谷雨节气已经过去很久了。 春天的田地干裂,庄稼无法生长,幸好立春时下了三天的雪。 我听到这些话,深深叹息,贫瘠的土地年年都在耕作和织布。 傍晚听到穷巷中赶牛回家的声音,清晨看到官府催收赋税。 去年雨水和阳光还算适宜,农民们稍微得到了些安宁。 春天到来,赋税又伤害了农民,看不到饥饿的鸟儿啄食剩余的粮食。 现在土地干旱无法耕种,布谷鸟早晚不停地鸣叫。 用莩和藜做成的饭菜,感叹荆益地区正在打仗。

注释:

  • 西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石竹:一种植物,此处指石竹的新芽。
  • 游丝:指春天的细丝状物体,如蜘蛛丝等。
  • 罥:缠绕。
  • 鸣鸠:斑鸠的鸣叫。
  • 乳燕:刚孵出的小燕子。
  • 杖藜:拄着拐杖。
  •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4月20日左右。
  • 龟坼:土地干裂的样子。
  • 瘠土:贫瘠的土地。
  • 旸雨:晴朗的天气和适量的雨水。
  • 愆:过失,此处指天气异常。
  • 三农:指农民。
  • 晏食:安宁的饮食。
  • 土亢:土地干旱。
  • 布谷:布谷鸟,鸣叫声似“布谷”。
  • 舂莩:用莩(一种植物)舂成的粮食。
  • 藜:一种野菜。
  • 吁嗟:感叹词。
  • 荆益:指古代的荆州和益州,今湖北、四川一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士祯(1634-1711),字子真,号阮亭,晚号渔洋山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生活和社会现实。《春不雨》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艰辛生活和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当时社会动荡,农民生活困苦。诗中通过描写春天的干旱和农民的艰辛,表达了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干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农民在自然灾害和社会压力下的艰难生活。诗中“春田龟坼苗不滋”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土地干裂、庄稼无法生长的景象,而“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则深刻反映了农民在赋税压力下的无奈。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实的描写,表达了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樱桃花。
    • 描写春天的景象,石竹新芽和樱桃花的缠绕,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2. 鸣鸠乳燕春欲晚,杖藜时复话田家。
    • 通过斑鸠和乳燕的鸣叫,暗示春天即将结束,诗人拄着拐杖与农家交谈,体现了对农民生活的关注。
  3. 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
    • 农民向诗人诉说谷雨节气已过,暗示春天的干旱。
  4. 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
    • 形象地描绘了土地干裂、庄稼无法生长的景象,幸好立春时下了三天的雪,缓解了干旱。
  5. 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
    • 诗人听到农民的诉说,深感叹息,贫瘠的土地年年都在耕作和织布,反映了农民的艰辛。
  6. 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
    • 通过傍晚赶牛回家和清晨官府催收赋税的描写,展现了农民在赋税压力下的无奈。
  7. 去年旸雨幸无愆,稍稍三农获晏食。
    • 去年雨水和阳光适宜,农民稍微得到了些安宁。
  8. 春来谷赋复伤农,不见饥鸟啄余粒。
    • 春天到来,赋税又伤害了农民,看不到饥饿的鸟儿啄食剩余的粮食,反映了农民的困苦。
  9. 即今土亢不可耕,布谷飞飞朝暮鸣。
    • 现在土地干旱无法耕种,布谷鸟早晚不停地鸣叫,象征着农民的无奈和期盼。
  10. 舂莩作饭藜作羹,吁嗟荆益方用兵。
    • 用莩和藜做成的饭菜,感叹荆益地区正在打仗,反映了战争对农民生活的影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田龟坼苗不滋”中,用“龟坼”比喻土地干裂的样子。
  • 拟人:如“布谷飞飞朝暮鸣”中,布谷鸟的鸣叫被拟人化,象征着农民的期盼。
  • 对仗:如“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中,通过时间上的对仗,展现了农民的艰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干旱和农民的艰辛,表达了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实的描写,呼吁社会关注农民的生活,减轻他们的负担。

意象分析:

  • 石竹新芽:春天的生机。
  • 樱桃花:春天的美丽。
  • 斑鸠和乳燕:春天的声音。
  • 土地干裂:自然灾害的象征。
  • 布谷鸟:农民期盼的象征。
  • 莩和藜:农民简朴生活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田龟坼苗不滋”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田地肥沃 B. 春天田地干裂 C. 春天田地湿润 D. 春天田地丰收 答案:B

  2. 诗中“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反映了什么? A. 农民的安宁生活 B. 农民的艰辛生活 C. 农民的富裕生活 D. 农民的快乐生活 答案:B

  3. 诗中“布谷飞飞朝暮鸣”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农民的期盼 C. 自然的和谐 D. 社会的安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写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关注社会动荡和人民的疾苦。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描写古原草的生长,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哀愁。

诗词对比:

  • 王士祯《春不雨》与杜甫《春望》:两者都关注春天的景象和人民的疾苦,但王士祯更多关注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而杜甫更多关注社会动荡对人民的影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士祯诗集》:收录了王士祯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提供了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竹里晚眺 探梅 为王兰泉作三泖渔隐图并题绝句 嘲赵谦光 百子令 题同音集 貂裘换酒 和伯兄都门消寒之作即依原韵 摸鱼儿 初夏病中寄外 满庭芳 咏并头兰与外子分韵 百子令 题望杏楼志痛编 满庭芳 春暮送玉泉妹赴湘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馬字旁的字 五沙 夜持 奉命惟谨 插科使砌 斗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小宅 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独的成语 协用 草字头的字 丘陵 乛字旁的字 故家乔木 除恶务尽 老鸹窝里出凤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