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8:16
夜久膏既竭,启明旦未央。
环情倦始复,空闺起晨装。
幸承天光转,曲影入幽堂。
徘徊集通隙,宛转烛回梁。
帷风自卷舒,帘露视成行。
岁役急穷晏,生虑备温凉。
丝纨夙染濯,绵绵夜裁张。
冬雪旦夕至,公子乏衣裳。
华心爱零落,非直惜容光。
愿君剪众念,且共覆前觞。
夜已很久,油灯的油已尽,而天亮的时刻却还未到。
思念的情绪渐渐消退,空荡的闺房里开始整理晨装。
幸好有天光照射,曲折的影子投射进幽静的厅堂。
我徘徊在窗隙处,蜡烛的光芒在梁上摇曳。
帷幕的风自卷自舒,窗帘上的露珠如行列般排列。
岁月匆匆,劳作让我疲惫,我心中惦念着温暖与凉爽。
丝缎早已染上颜色,今夜又裁剪出新衣。
冬天的雪随时可能降临,而公子却衣衫单薄。
我心中的爱已渐渐凋零,并非只是惋惜容颜。
希望你能放下众多的思虑,来一起举杯共饮。
作者介绍:鲍照(约410年-466年),字明远,号渔父,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深厚的思想内涵。鲍照的作品多反映个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诗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秋夜诗二首 其一》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意象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在寂静秋夜中的思考与感受。诗开头以“夜久膏既竭”引入,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随着夜色的加深,思念的情绪逐渐显露,诗人对“环情”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爱与思念的感触。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描绘“曲影入幽堂”的景象,表达了一种微妙的情感变化,蜡烛的光影摇曳,似乎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波动。接着,诗人提到“岁役急穷晏”,反映出人生的苦痛和对温暖的渴求,显示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最后,诗人以“愿君剪众念,且共覆前觞”结束,表达了对友人深情的期盼,希望能够与友人分享这份孤独与思念。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思考,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内心的孤寂,体现了鲍照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宁静与孤独,表达了对生活、爱情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渴望,体现了鲍照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与情感的细腻描摹。
诗词测试:
诗中“夜久膏既竭”中的“膏”指什么?
A. 眼泪
B. 油
C. 水
D. 酒
“愿君剪众念,且共覆前觞”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友情
B. 孤独
C. 对生活的热爱
D. 对时间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