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5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51:17
橘生湘水侧,菲陋人莫传。
逢君金华宴,得在玉几前。
三川穷名利,京洛富妖妍。
恩荣难久恃,隆宠易衰偏。
观席妾凄怆,睹翰君泫然。
徒抱忠孝志,犹为葑菲迁。
橘子生长在湘水旁,流传的却是微薄的名声。
遇到你时,正值金华的宴会,我得以坐在玉桌前。
三川之地追求名利,京洛之间富丽妖艳。
但恩宠难以长久依靠,荣华容易衰退偏移。
看着席间的妾侍凄怆,见到君子的泪水潸然。
我只能抱着忠孝的志向,仍然如葑菲般迁徙。
鲍照(约 414年-466年),字明远,号少游,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出生于南朝刘宋。鲍照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歌而闻名,尤其在抒情和咏物方面颇有成就。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的理想、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绍古辞七首》是鲍照在政治动荡、个人遭遇困境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名利的冷静分析与对忠孝理想的坚持,反映了鲍照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绍古辞七首 其一》是一首深具哲理的诗作,通过描绘宴会场景与个人情感,反映了作者对名利与忠孝的思考。开篇以“橘生湘水侧”引入,象征着一种地方的独特性与局限性,暗示着微薄的声名与质量相悖。接着进入宴会的场景,鲍照以“金华宴”与“玉几”营造出一种奢华的氛围,但同时又透出一种对荣华富贵短暂性的忧虑。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妾凄怆”和“君泫然”的描写,强调了人情冷暖与情感的脆弱,表达了对忠孝理想的坚持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无奈。
全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对名利的反思,到对人际关系的感慨,最终升华为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鲍照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橘生湘水侧,菲陋人莫传。
橘子生长在湘水旁边,传颂的却是微薄的名声。这里用橘子作为象征,暗示着地方的特产与其声誉的较量。
逢君金华宴,得在玉几前。
遇到你在金华的宴会上,我有幸坐在玉桌前。这一句描绘了宴会的华丽与作者的自豪。
三川穷名利,京洛富妖妍。
三川之地追求名利,京洛之间则富丽妖艳。这里指出名利的追求与繁华的生活。
恩荣难久恃,隆宠易衰偏。
然而恩宠与荣华难以长久依赖,宠爱容易衰退偏移。作者感叹名利的无常与人情的变幻。
观席妾凄怆,睹翰君泫然。
看着席间妾侍的悲伤,看到君子的泪水流淌。情感的真实与深刻,在这句中得以展现。
徒抱忠孝志,犹为葑菲迁。
我只能怀抱忠孝的志向,但仍然如葑菲般流离。这最后一句表达了对理想的坚持与对现实的无奈。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名利与忠孝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短暂荣华的厌倦,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人情冷暖的敏感洞察。
诗中提到“湘水”指的是哪个地方的河流?
A. 长江
B. 黄河
C. 湘江
D. 淮河
“金华宴”代表了什么?
A. 贫穷
B. 奢华的宴会
C. 普通的聚会
D. 乡村的节日
诗中提到的“忠孝志”指的是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国家和父母的忠诚与孝顺
C. 对金钱的渴望
D. 对自己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