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0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02:56
原文展示: 悲秋 岁事荒凉冕易悲,西风日夜弄寒威。 秋来寡妇尤勤织,谁是行人未有衣。 常恐衰颜随节换,空看落叶倚风飞。 从来最是悲秋者,况是悲秋客未归。
白话文翻译: 岁月荒凉,冠冕易感悲伤,西风日夜施展寒冷的威力。 秋天来了,寡妇尤其勤劳地织布,谁是远行的人还没有衣服穿。 常常担心衰老的面容随着季节的变换,只能空洞地看着落叶随风飘飞。 自古以来最是悲秋的人,更何况是悲秋的旅人还未归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字子安,宋代诗人,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著称。他的诗作多表达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尤其擅长描绘秋天的萧瑟和人生的无常。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象,通过对寡妇勤劳织布和行人无衣的描写,反映了社会的贫困和人生的无奈。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悲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凄凉为背景,通过对寡妇勤劳织布和行人无衣的描写,深刻反映了社会的贫困和人生的无奈。诗中“岁事荒凉冕易悲”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暗示了社会的不安定和人生的无常。“秋来寡妇尤勤织,谁是行人未有衣”则进一步通过寡妇的形象,展现了社会的贫困和人民的艰辛。最后两句“从来最是悲秋者,况是悲秋客未归”,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悲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同时也抒发了对远方旅人的思念和担忧。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是一首优秀的悲秋之作。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的凄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贫困和人生的无奈。诗中的寡妇和行人形象,展现了社会的贫困和人民的艰辛,而诗人对秋天的悲感,则抒发了对远方旅人的思念和担忧。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岁事荒凉冕易悲”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时光流逝 B. 社会贫困 C. 人生无常 D. 远方旅人 答案:A
诗中“秋来寡妇尤勤织”一句,通过寡妇的形象,反映了什么? A. 社会的贫困 B. 人民的艰辛 C. 时光的流逝 D. 秋天的凄凉 答案:A
诗中“从来最是悲秋者”一句,诗人自称为悲秋者,表达了对什么的深刻悲感? A. 时光流逝 B. 社会贫困 C. 人生无常 D. 秋天的凄凉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