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9:53
千秋岁·苑边花外
作者:黄庭坚 〔宋代〕
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
飞骑轧,鸣珂碎。
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
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
人已去,词空在。
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
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
在花园边上,回想起曾和你一起离开的情景。
马蹄声响,铃声碎裂。
齐国的歌声环绕着扇子,赵国的舞姿随风而动。
鼓声骤然停止,酒杯盘碗狼藉地摆在一起。
谁能理解我洒下的眼泪?我醉卧在古藤的阴影下。
你已经离去,留下的词句空洞无物。
兔园的盛宴已悄然无声,老虎观的游乐也已改变。
我再次感慨,波涛翻滚,珍珠沉入大海。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为“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其诗风豪放,具有浓厚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在诗歌、书法、词曲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是宋代文化的重要人物之一。
这首词写于黄庭坚被贬官至宜州的时期,表达了他对往昔欢聚的追忆和对友人的怀念。诗中对景物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千秋岁·苑边花外》是黄庭坚的一首词,深刻地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词的开头便以“苑边花外”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随着描写的深入,欢快的场景与悲伤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词中提到的“飞骑轧,鸣珂碎”,将欢乐的气氛描绘得栩栩如生,但随之而来的“杯盘狼藉犹相对”,却暗示着欢乐的背后隐含着离别的苦涩。黄庭坚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将那种曾经的欢愉与如今的孤寂相对比,增强了词的情感深度。
最后几句“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更是点出了时间的无情与变迁,让人感到一种无奈与感慨。整首词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蕴含着对人生无常的哲思,显示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对人生的思考。
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
飞骑轧,鸣珂碎。
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
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
人已去,词空在。
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
重感慨,波涛万顷珠沉海。
整首词的主题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友人离去的惋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哲理与感慨。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当时的生活场景,更富有象征意义,表达了对友谊、时光流逝以及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飞骑轧,鸣珂碎”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的“兔园高宴悄”暗示了什么?
李清照《如梦令》
与黄庭坚的作品相比,李清照的词更多地表现了女性对爱情的细腻感受与对失去的悲伤;而黄庭坚则着重于与友人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社会背景与文化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