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5:58
原文展示:
中秋望月 王令 〔宋代〕
月形何完完,秋静气弥放。 玉轮困瑕纇,投掷去天仗。 前无衡轭施,凭谁挽能上。 回旋天地周,驰骋固已壮。 古今磨不磷,刚耿固可谅。 予欲假之游,自投上穷亢。 东折扶桑枝,西塞昧谷旷。 天机与回斡,日驭纵休畅。 苟留扬辉中,无复颠恻怅。 是谋敢吾专,行矣天帝访。 传闻天路艰,蹉蹶就沦丧。 帝居深九阍,有谒未易傍。 鬼神喜阴暗,陈列忌忠亮。 进知自致艰,退使斯谋妄。 回头暮堂上,萤爝光相望。
白话文翻译:
月亮形状多么完美,秋夜宁静气息更加放逸。 玉轮般的月亮似乎困于瑕疵,被投掷离开天庭。 前方没有衡轭可以施展,依靠谁的力量能够上升。 月亮在天空中回旋,驰骋于天地之间,确实壮观。 无论古今,磨砺不损其光辉,刚直耿介本可理解。 我想要借月游历,自我投身于高远之地。 向东折断扶桑树枝,向西堵塞幽暗的山谷。 天机与回旋,日驭纵情畅游。 如果能留在光辉之中,不再有颠沛流离的忧愁。 这样的谋划岂敢独断,我将去拜访天帝。 听说天路艰难,一旦失误就会沦丧。 天帝居于深邃的九重门,有事求见不易接近。 鬼神喜欢阴暗,陈列之物忌讳忠直明亮。 前进知道自取艰难,后退则使这谋划变得荒谬。 回头看暮色中的堂上,萤火虫的光芒相互辉映。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此诗创作于中秋之夜,诗人仰望明月,抒发对高远理想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秋佳节,诗人借月抒怀,表达了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望月为题,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诗中“月形何完完,秋静气弥放”描绘了月亮的完美和秋夜的宁静,而“玉轮困瑕纇,投掷去天仗”则隐喻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东折扶桑枝,西塞昧谷旷”等,展现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中秋望月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诗中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渴望,以及对刚直耿介品质的赞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