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1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10:03
立秋渡黄河
作者: 翁寿麟 〔清代〕
灵槎万里挟长风,浩荡何源不可穷。
一脉混黄余太古,百川宗派亘天中。
云开岱色经秋碧,雨助涛声入夜雄。
径画乾坤限南北,乡关消息托宾鸿。
这首诗描绘的是在立秋时节,诗人乘船渡过黄河的情景。万里长河在强风的推动下浩浩荡荡,源头何处无从追寻。黄河的水流与太古时代的河流相连,百川汇聚在这片广阔的天空之中。云层散开,岱山的颜色在秋日的碧空中显得格外清晰,秋雨的滋润使得夜晚的涛声更加雄壮。河流仿佛划分了南北的界限,乡音乡情托付给鸿雁传递。
作者介绍:翁寿麟,清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常以自然景观表达内心情感。他的诗风华丽而不失沉稳,善于描绘自然的壮丽与人文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立秋时节,正值黄河流域的秋天,诗人或许是在亲身经历黄河的壮丽景色后,产生了对乡情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
这首《立秋渡黄河》展现了诗人对黄河壮丽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对故乡情感的寄托。开篇“灵槎万里挟长风”,以其宽广的视野描绘出黄河的浩荡,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接下来“浩荡何源不可穷”更是体现了黄河的神秘和悠久,令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在自然描写上,诗人通过“云开岱色经秋碧”的描写,展现了秋日的清澈与宁静,同时用“雨助涛声入夜雄”来强调秋夜波涛的壮丽,营造出一种磅礴的气势。最后两句“径画乾坤限南北,乡关消息托宾鸿”则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鸿雁成了传递乡音的重要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黄河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深切眷恋,既有广阔的自然景观,又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黄河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展现出一种宏大的视野与人文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灵槎”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船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动物
“乡关消息托宾鸿”中的“宾鸿”指的是什么?
a) 朋友
b) 鸿雁
c) 家乡
诗中提到的“岱色”指代哪座山?
a) 泰山
b) 华山
c) 嵩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