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4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44:15
湖边古寺
秋水倒浸湖云湿,
秋林黯淡纤月入。
行人系缆秋树根,
井栏落叶无人拾。
古庙萧然佛不灵,
老僧饥抱佛脚泣。
蒲团坐见星斗光,
狐狸夜夜学人立。
秋水倒映着湖面,云雾弥漫,显得湿润;
秋天的树林黯淡无光,细月悄然升起。
行人把船系在秋树的根上,
井栏上的落叶无人去拾起。
古老的庙宇显得萧条,佛像似乎失去了灵气,
老和尚饥饿得抱着佛脚哭泣。
蒲团上坐着,看到星斗的光辉,
狐狸夜夜在这里学人立。
作者介绍:翁寿麟,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年代,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和人文的结合,关注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变化。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秋天常被赋予忧伤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湖边古寺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信仰的质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孤独感。
《湖边古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秋季景色和内心感受的交融。开头两句“秋水倒浸湖云湿,秋林黯淡纤月入”以极具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秋天的气氛,湖面和秋林的意象相互呼应,体现出一种清冷而又湿润的情境。接下来的描写逐步深入,行人系缆、落叶无人拾,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暗示着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古庙萧然佛不灵,老僧饥抱佛脚泣”两句,揭示了信仰的失落与人们内心的困境。佛教在许多人心中曾是精神寄托,但这里的古庙却显得冷清,老和尚的悲伤泪水更是让人心痛,似乎在诉说着对生活的无奈与绝望。
最后两句“蒲团坐见星斗光,狐狸夜夜学人立”则转向了一种超然的观察,蒲团象征着修行和冥想,而狐狸的出现则暗示着人性与自然的共生,带有一种幽默而又深邃的哲思。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信仰的失落,形成了浓厚的哲理性与艺术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对比在于古庙的冷清与老僧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拟人则在狐狸的描写中表现,赋予了动物以人的特性,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内心的变化,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对信仰的质疑,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在孤独与沉思中,探索着自我与世界的意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写的季节是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古庙萧然佛不灵”中的“佛不灵”指什么?
A. 佛像失去信仰
B. 佛教徒信心坚定
C. 佛教的复兴
D. 佛教的传承
诗中“狐狸夜夜学人立”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奇妙
B. 人与自然的和谐
C. 人的孤独
D. 动物的聪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