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7:32
原文展示:
早秋山中作 谁到山中语,雨馀风气秋。 烟岚出涧底,瀑布落床头。 至道亦非远,僻诗须苦求。 千峰有嘉景,拄杖独巡游。
白话文翻译:
有谁在山中低语,雨后风中带着秋意。 烟雾从涧底升起,瀑布仿佛落在床头。 至高的道理并不遥远,偏僻的诗句需要苦苦追寻。 群山中有美丽的景色,我拄着拐杖独自巡游。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山甫,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山水田园为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此诗描绘了早秋山中的景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隐居山中时,通过对山中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早秋山中的景色,通过“雨馀风气秋”、“烟岚出涧底”、“瀑布落床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诗中“至道亦非远,僻诗须苦求”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认为追求至高的道理并不遥远,但创作出深刻的诗句却需要不懈的努力。最后两句“千峰有嘉景,拄杖独巡游”则展现了诗人独自在山中巡游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美的感悟,并通过“至道亦非远,僻诗须苦求”一句,强调了诗歌创作的不易和对深刻诗句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