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早秋山中作

《早秋山中作》

时间: 2025-05-04 00:07:32

诗句

谁到山中语,雨馀风气秋。

烟岚出涧底,瀑布落床头。

至道亦非远,僻诗须苦求。

千峰有嘉景,拄杖独巡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7:32

原文展示:

早秋山中作 谁到山中语,雨馀风气秋。 烟岚出涧底,瀑布落床头。 至道亦非远,僻诗须苦求。 千峰有嘉景,拄杖独巡游。

白话文翻译:

有谁在山中低语,雨后风中带着秋意。 烟雾从涧底升起,瀑布仿佛落在床头。 至高的道理并不遥远,偏僻的诗句需要苦苦追寻。 群山中有美丽的景色,我拄着拐杖独自巡游。

注释:

  • 雨馀:雨后。
  • 风气:风中的气息。
  • 烟岚:山中的雾气。
  • 涧底:山涧的底部。
  • 至道:至高的道理或真理。
  • 僻诗:指偏僻、不易理解的诗句。
  • 嘉景:美丽的景色。
  • 拄杖:拄着拐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山甫,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山水田园为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此诗描绘了早秋山中的景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隐居山中时,通过对山中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早秋山中的景色,通过“雨馀风气秋”、“烟岚出涧底”、“瀑布落床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诗中“至道亦非远,僻诗须苦求”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认为追求至高的道理并不遥远,但创作出深刻的诗句却需要不懈的努力。最后两句“千峰有嘉景,拄杖独巡游”则展现了诗人独自在山中巡游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到山中语,雨馀风气秋。”:诗人以问句开头,引出山中的宁静和秋意,雨后的风带着秋天的气息。
  2. “烟岚出涧底,瀑布落床头。”:描绘山中的雾气和瀑布,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壮观的景象。
  3. “至道亦非远,僻诗须苦求。”: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看法,认为追求至高的道理并不遥远,但创作出深刻的诗句却需要不懈的努力。
  4. “千峰有嘉景,拄杖独巡游。”:展现了诗人独自在山中巡游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瀑布落床头”中的“落”字,赋予瀑布以人的动作,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烟岚出涧底,瀑布落床头”中的“出”与“落”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通过描绘山中的景色,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美的感悟,并通过“至道亦非远,僻诗须苦求”一句,强调了诗歌创作的不易和对深刻诗句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雨馀风气秋:雨后的风带着秋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 烟岚出涧底:山中的雾气从涧底升起,增添了一种幽静的美感。
  • 瀑布落床头:瀑布仿佛落在床头,增强了景象的壮观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雨馀风气秋”中的“雨馀”指的是什么? A. 雨前 B. 雨后 C. 雨中
  2. “烟岚出涧底”中的“烟岚”指的是什么? A. 山中的雾气 B. 山中的云 C. 山中的烟
  3. “至道亦非远,僻诗须苦求”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诗歌创作 B. 自然美景 C. 人生哲学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中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杜甫的《望岳》:通过描绘山景,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李山甫的《早秋山中作》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中秋景,但李诗更注重对诗歌创作的思考,而王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山甫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阮郎归(和广济王宰二首) 减字木兰花(和董令升正月五日会客)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其五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秋日即事二首 和富公权宗丞十站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 法云寺和汤立贤留题 次韵程德远登清淮楼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诫莫如豫 用字旁的字 不乏先例 赤干 包含誊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佩的成语 心低意沮 包含灵的成语 生字旁的字 亶爰 观机而动 多才为累 毛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耸肩缩背 情债 献可替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