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8:5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58:00
作者: 牟融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曾向幽亭一榻分,
清风满座绝尘氛。
丹山凤泣钩帘听,
沧海龙吟对酒闻。
漠漠暝阴笼砌月,
盈盈寒翠动湘云。
岁寒高节谁能识,
独有王猷爱此君。
我曾在幽静的亭子里,独自一人,享受着清风拂面,远离尘世的喧嚣。
丹山之上,凤鸟哀鸣,我在钩帘后静静聆听;
而在沧海之上,龙吟声声,我举杯对饮,感受那浩瀚的气魄。
薄暮时分,阴影笼罩着石阶,月光隐约照耀;
寒冷的翠色竹影轻轻摇动,仿佛与湘江的云朵交相辉映。
在这岁寒之际,谁能真正理解高洁的气节呢?
唯有王猷,独自欣赏这位君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牟融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常表现出自然的美和人文的情怀,擅长描写山水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一个幽静的竹亭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高洁气节的追求,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理想生活和精神寄托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幽静的竹亭环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与对高洁品德的赞美。诗中“曾向幽亭一榻分”一句,开头就设定了一个宁静的场景,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清新与宁静;接着“清风满座绝尘氛”,更是描绘出一种舒适的氛围,仿佛尘世的喧嚣与烦恼在此刻都被隔绝了。接下来的几句通过“丹山凤泣”和“沧海龙吟”两种意象,分别表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力量,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包容与神秘。同时,诗中“盈盈寒翠动湘云”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清冷的氛围与竹子的韵味,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最后两句“岁寒高节谁能识,独有王猷爱此君”,则是诗人表达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这里的“岁寒高节”不仅指代了寒冷的岁月,更象征着在艰难环境中坚持理想的人。诗人通过王猷的形象,赞美了那些能够欣赏与理解高洁气节的人,呼应了整首诗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同时也对当下社会中真正追求高尚理想的人表示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曾在哪个地方休息?
“岁寒高节”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王猷是指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