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5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7:09
摇曳身随百丈牵,短檠孤照病无眠。
去家已过三千里,堕地今将二十年。
事有难言天似海,魂应尽化月如烟。
调糜量水人谁在,况值倾囊无一钱。
我摇曳的身影被百丈的长风牵引,短小的油灯孤独地照亮着我无眠的病榻。离开家乡已经走过三千里,今天在他乡生活已经快二十年。事情有些难以言表,仿佛天地如海般辽阔,我的灵魂或许早已化作空中如烟的月光。难以调和的悲伤,身边又有谁能够陪伴,况且我身无分文,孤身一人。
黄景仁(1642年-1719年),字子明,号秋水,清代诗人,生于福建,后居于南京。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擅长表现个人的情感与遭遇。
这首诗作于黄景仁晚年,他身处异乡,遭受病痛,思乡之情愈加浓烈,诗中流露出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途中遘病颇剧怆然作诗二首 其一》是黄景仁在生病时写下的感人之作。诗开头便以“摇曳身随百丈牵”引入,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因病而虚弱的状态,仿佛在风中摇摆。接着,短小的油灯孤独地照亮了他无眠的夜晚,表现出他在病痛中夜不能寐的苦楚。
诗中提到“去家已过三千里”,不仅表达了他身处异乡的孤独感,也折射出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堕地今将二十年”则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慨,仿佛时间在无情地消磨着他的生命。
接下来的“事有难言天似海”,诗人的内心痛苦难以言表,天地之间的辽阔无边更显得他的孤单与渺小。“魂应尽化月如烟”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释然,似乎在暗示作者的灵魂早已随风而逝,化作那无形的月光。
最后两句“调糜量水人谁在,况值倾囊无一钱”,则表达了他对周围人的渴望与对生活窘迫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在病痛中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依恋。
整首诗通过对病痛、流亡、孤独和思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情感深沉而真挚。
诗中提到的“短檠”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灯具
C. 一种乐器
答案:B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思乡与孤独
C. 忧愁与愤怒
答案:B
“况值倾囊无一钱”表达了什么?
A. 富有
B. 贫穷
C. 整洁
答案:B
黄景仁的《途中遘病》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国家、故乡的思念及对人生苦短的感叹,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病痛与孤独,后者则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