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9:27
《邠宁春日》
桃李年年上国新,
风沙日日塞垣人。
伤心更见庭前柳,
忽有千条欲占春。
每年桃花和李花在国都盛开,
而风沙却天天影响着边塞的人。
看到庭前的柳树,更是让我伤心,
因为忽然间有千条柳丝想要占据春天的气息。
在古代,桃李常被用作春天的象征,因为它们的花期正是春天,而“风沙”则常常与边塞的艰苦生活相联系。柳树在中国文化中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常被用来表达离愁别绪。
李益,字贞明,号玉山,唐代诗人,出身于边疆地区,盛行于开元、天宝时期。他的诗作以描写边塞风光和边士生活见长,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此诗作于春日,李益身处于国都,却思念边塞的士兵及其艰辛。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边塞生活的忧伤与关切。
《邠宁春日》是一首富有春日气息的诗作,表面上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诗的开头以“桃李年年上国新”引入,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桃花与李花的绽放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的到来。然而,“风沙日日塞垣人”则瞬间转折,反映出边塞士兵的艰难生活,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情感更加深刻,既有春天的美丽,也有生活的艰辛。接下来的“伤心更见庭前柳”,则将诗人的感情进一步深化,庭前的柳树成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表现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无奈。最后一句“忽有千条欲占春”,不仅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更象征着诗人对希望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执着。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桃李与边塞的风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忧伤,反映了在美好与艰辛之间的情感挣扎。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a. 桃花和梅花
b. 桃花和李花
c. 玫瑰和百合
d. 牡丹和菊花
诗人看到什么让他感到伤心?
a. 远方的山
b. 庭前的柳
c. 纷飞的雪
d. 农田的禾苗
诗中提到的“风沙日日塞垣人”中“塞垣”指的是?
a. 城市
b. 边塞
c. 山地
d. 河流
李益的《邠宁春日》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现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慨,但李益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王之涣则更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生的追求。两者在主题和情感上各有侧重,展现了唐诗的丰富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