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5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51:53
《镜听词》
作者:王建 〔唐代〕
重重摩挲嫁时镜,
夫婿远行凭镜听。
回身不遣别人知,
人意丁宁镜神圣。
怀中收拾双锦带,
恐畏街头见惊怪。
嗟嗟下堂阶,
独自灶前来跪拜。
出门愿不闻悲哀,
郎在任郎回未回。
月明地上人过尽,
好语多同皆道来。
卷帷上床喜不定,
与郎裁衣失翻正。
可中三日得相见,
重绣锦囊磨镜面。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新嫁妇女在丈夫远行时的思念与不安。她轻轻抚摸着婚礼时的镜子,借助镜子来倾听丈夫的消息。她不愿让旁人知道自己的情感,心中默默祈愿镜子能够传递她的思念。她小心收拾好自己的锦带,生怕在街上被人看到而引起别人的惊讶。她在堂前叹息,独自跪拜在灶前。出门时她希望不再听到悲伤的消息,丈夫是否归来仍然未知。月光下,街上行人匆匆而过,大家都在传递着好消息。她拉开帷幕,心中充满喜悦,却又难以平复,与丈夫裁衣时却不慎翻了正面。三天后她才能与丈夫相见,重绣锦囊时又不禁磨损了镜子。
王建,唐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女性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常常表现出对家庭生活的关注。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安定,家庭观念深入人心。诗人通过描写新婚女子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当时女性在婚姻中面临的心理压力与情感寄托。
《镜听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新嫁妇女在丈夫远行时的孤独与思念。诗中“重重摩挲嫁时镜”一句,通过镜子这一象征物,传达了她对婚姻的珍视与对丈夫的牵挂。镜子不仅是一个物品,更是她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去的眷恋。整首诗以镜子为线索,展现了女性在家庭与社会角色中所承受的情感压力。尤其是“出门愿不闻悲哀”一句,表达了她对生活美好的渴望与对未知未来的恐惧。诗中反复提到的“独自”与“无人知”,更加强调了她内心的孤独感与脆弱。
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女性在婚姻生活中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婚姻责任的思考。在丈夫远行的背景下,体现了女性的孤独与对未来的期盼,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的限制与期待。
诗中提到的“镜子”象征着什么?
A. 美丽
B. 责任
C. 情感寄托
D. 财富
诗人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对比
B. 拟人
C. 排比
D. 夸张
诗中“出门愿不闻悲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生活的绝望
C. 对他人的关心
D. 对金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