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0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5:38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
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
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
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
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
翠禽啼一春。
在丙辰年冬天,我从无锡归来,写下这首词以抒发我的情怀。好花不肯与那些沉迷香气的人为伍。水面波光粼粼。又担心春风一去,绿意会变成阴影。那美玉的钿饰又从何处寻觅?梦中似乎有木兰的双桨在轻轻划动。小横陈的岸边,我漫无目的地朝孤山山下寻找那盈盈的身影。春天里,翠禽啼叫,响彻整个春季。
作者介绍:姜夔,字尧章,号白石,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书法家。他的词风清新脱俗,常以抒情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姜夔从无锡归来的冬季,反映了他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孤独的思考。
《鬲溪梅令》以优雅的笔调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的渴望。诗的开篇即以“好花不与殢香人”点出主题,表达了对那些沉迷于花香的人的不屑,仿佛在告诫人们要珍惜真情,不要被表象迷惑。接着“浪粼粼”一句描绘了水面的波光,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美,唤起读者的视觉感受。
全诗贯穿着对春天的向往与对逝去美好的惋惜。“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在此,词人不仅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词末“翠禽啼一春”更是为整首词增添了生动的气息,翠鸟在春天的鸣叫,仿佛是在回应词人对春天的期盼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综上所述,这首词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使其在宋词中熠熠生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同时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孤独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深邃而又清新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好花不与殢香人”中“殢香人”指的是: A. 享受花香的人 B. 沉迷于香气的人 C. 追逐花香的人 D. 保护花的人
诗中“浪粼粼”描绘的是: A. 水面波光闪烁 B. 轻风拂面 C. 小舟摇曳 D. 鱼跃水面
词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欢喜 B. 忧愁 C. 无所谓 D. 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姜夔与李清照的词作,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姜夔更多展现了孤独与惆怅,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思索。这种情感的差异反映了两位词人在个性与经历上的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