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5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1:26
渡桑干河
南客岂曾谙塞北,
年年唯见雁飞回。
今朝忽渡桑干水,
不似身来似梦来。
这位南方的旅客怎么会熟悉塞北的情景呢?每年他只能看到大雁飞回南方。今天忽然渡过了桑干河,感觉就像是身在梦中一样,而不是亲身到来的。
雁飞回:在古代诗词中,鸿雁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与归宿,寄托了游子的思乡之情。鸿雁南飞,意味着冬天的到来以及对温暖故土的向往。
雍陶,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可以推测他是个游历四方的诗人,善于观察自然和人情,作品多描绘边塞风光和游子心情。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大规模移民和边疆开发的时期,诗人可能在南北往返的旅途中,感受到心灵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思念。
《渡桑干河》是一首抒怀的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写,展现了南客在北方的孤独与梦幻般的感受。诗人在开头用“南客岂曾谙塞北”表达了他对北方环境的陌生感,暗示了自己的乡愁和对故土的思念。接着“年年唯见雁飞回”,既描绘了岁月的流逝,也反映了时间对游子的无情,雁的归来是对故乡的渴望。最后两句“今朝忽渡桑干水,不似身来似梦来”则是诗人的感慨,仿佛梦中般的经历让他难以分辨现实与梦境,表达了对这一瞬间的迷惑与感慨。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以简单的语言传达出复杂的内心感受,展现了游子在异乡的思乡情怀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融入了浓厚的个人情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歌通过个人的游历体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反映了人在异乡的孤独感与对生活的深刻反思。通过自然意象的描写,展现了与现实的疏离感,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南客岂曾谙塞北”中的“谙”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雁飞回”象征什么?
“不似身来似梦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