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1:44
雾外知何寺,钟声只隔山。望来无里许,还在九霄间。
在雾气之外,不知道是哪一座寺庙,钟声只隔着一座山。望去那寺庙似乎无处可寻,仿佛还在九霄云外。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典故,但“钟声”常常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宁静、思考与禅宗的意境。寺庙与钟声的结合,常用于表达对人生、时间的感慨。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影响了诗人的情绪,诗中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淡泊。
杨万里的《记梦三首》其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沉思。诗的开头“雾外知何寺”,以“雾”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神秘和朦胧的氛围。雾的存在使得事物的轮廓模糊不清,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惘与追寻。接下来的“钟声只隔山”,则通过钟声的描绘,传递出一种遥远而又亲切的感觉。钟声既是时间的标志,也是人们心灵的寄托,它在山的那一边,似乎在召唤着诗人,更加引发了他对寺庙的向往。
“望来无里许,还在九霄间”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中对未知的思考。这里的“无里许”不仅表达了寻找的无果,也反映出人对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感。而“九霄间”则更是将这一距离推向极致,仿佛那座寺庙与诗人之间的距离已经超越了物理的界限,成为了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整首诗在意境上表现出一种朦胧而又深邃的美,读来令人浮想联翩,激发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绘远处的寺庙和钟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信仰的追寻,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与淡泊。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钟声”是隔着什么?
A. 河流
B. 山
C. 云层
D. 溪水
“九霄间”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的遥不可及
C. 诗人的故乡
D. 自然景观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快
B. 迷惘与追寻
C. 哀伤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记梦三首》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与心灵的关系。王维的诗中通过山水意象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杨万里则通过寺庙与钟声的描绘,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思考。两者均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但表现形式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