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6:59
檐铃风过,昵昵闺中语。
月上海东峰,冷光浸澄清玉宇。
幽人此际,轻步绕回廊蛙鸣沼,
鸦翻树,露滴松梢雨。
芦花粗老,也学杨花絮。
衮衮趁流尘,半沾泥半飘陌路。
不须看觑,且自买芳尊巴觎曲,
婆娑舞,醉饮朝还暮。
檐下的铃铛随风轻响,闺房中传来亲密的谈话。
明月照耀着海东的山峰,冷冷的光辉浸透了清澈的玉宇。
此时此刻,幽静的人轻轻走过回廊,沼泽中蛙声阵阵,
乌鸦在树上翻飞,露珠在松梢滴落如雨。
老芦苇也学着杨花飘絮的样子。
纷纷扰扰的尘土飞扬,沾染了泥土,飘荡在陌生的路上。
不必再去观察,只需自斟自饮那芳香的酒,
在优美的乐曲中舞动,醉饮从早到晚。
刘基,字伯温,号梦阮,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以及军事家。他的诗歌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脱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蓦山溪》创作于诗人隐居之时,反映出他对自然的欣赏与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描绘的宁静场景与内心的自在感受相结合,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蓦山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幽的自然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如“檐铃”、“月海”、“蛙鸣沼”等,构建出一种恬静而又和谐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情怀。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诗人也反映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的开头用“檐铃风过,昵昵闺中语”引入,给人一种静谧的美感;而之后的“月上海东峰,冷光浸澄清玉宇”则进一步提升了意境,展现出一种清冷的美丽。在“幽人此际”之后的描写中,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自然的动静结合,蛙鸣、露滴等声响与景象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富有层次感的音景。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超脱尘俗的生活态度与对美好事物的欣赏。通过对自然的细致描绘,诗人创造了一个理想化的宁静世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与内心的平和。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蓦山溪》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诗中提到的“幽人”指代的是谁?
A. 诗人的朋友
B. 隐居的诗人
C. 自然中的动物
D. 游子
诗中“冷光浸澄清玉宇”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A. 夕阳西下
B. 明月照耀
C. 阴雨绵绵
D. 晨曦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