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5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59:49
青山渌水,独我为生计。
百病总消除,一性圆明不讳。
丹成果满,都会玉虚坛,
观自在,乐逍遥,别有神仙位。
公还猛悟,万事俱抛弃。
细细数前程,速速超离浊世。
结成仙眷,积累大功深,
通妙理,脱凡笼,永永。
青山与清水,唯有我在为生计而忙碌。
万般病痛都已消除,心性圆融明亮毫不隐讳。
丹桂丰收,皆可在玉虚坛上共享,
观自在,享受逍遥,另有一番神仙境界。
您还要猛然领悟,抛弃万事纷扰。
仔细考虑未来,迅速超脱这浑浊的世界。
结成仙缘,积累深厚的功德,
通达微妙的道理,摆脱凡俗的羁绊,永恒不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处一,元代诗人,生平情况不详,但以道教思想和自然景观为题材的诗作而著称,风格清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王处一晚年,时值其身体多病,却仍渴望求教于道,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追求。
《蓦山溪 于二翁染疾求教》是一首融合道教哲理与自然意象的诗作。诗中,王处一以青山和清水开篇,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的图景,表明他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生计的解脱。接着,诗人提到“百病总消除”,暗示他在经历磨难和疾病后,心灵却得到了升华,回归到一种“圆明”的状态,这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在诗的中段,王处一提到“丹成果满”,这是对丰收的美好期盼,与“乐逍遥”的理想生活相呼应,展现了他对道教“无为而治”思想的认同,强调心灵的自由与豁达。同时,“别有神仙位”的表达,则揭示了他对超脱人世、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最后,诗人提出“万事俱抛弃”,表明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渴望通过修行与思考,寻求更高的生命意义,超越尘世的束缚。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也是对道教思想的认真思考,表现了诗人对清净高远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体现了道教哲学的影响。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追求自然、修行与超脱的理想世界,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洞察与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青山渌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伤感
B. 宁静与思考
C. 忧虑
“丹成果满”中的“丹果”象征什么?
A. 失败
B. 丰收与美好
C. 短暂
诗中提到的“玉虚坛”代表了什么?
A. 世俗生活
B. 理想的修炼场所
C. 痛苦经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蓦山溪 于二翁染疾求教》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