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1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0:12
黛染西山雨乍晴,
遥天一抹晚霞横。
澄鲜色胜铺文绮,
缥缈标疑建赤城。
野鹜点残随断续,
沙鸥界破觉分明。
斑斓光射丹崖上,
好倩关荆浣笔成。
这首诗描绘了澎湖美丽的自然景色。第一句写西山在雨后初晴时的黛色,第二句则描绘了天边晚霞的横空而出。接着诗人用“澄鲜色”来形容那清澈鲜亮的颜色,胜过了绸缎般的华丽。接下来的句子提到缥缈的云雾,仿佛在怀疑是否是人造的赤城。然后,野鸭点缀在湖面上,沙鸥在空中飞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斑斓的光辉照射在丹崖上,展现了美丽的景致,犹如一幅画作完成。
刘伯琛(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风光,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深刻的情感。
《澎湖八景》是刘伯琛对澎湖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了他对澎湖的热爱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这首诗作于清代,澎湖作为一个风景优美的海岛,自古以来便吸引着众多文人墨客。
这首诗以清新明丽的风格展现了澎湖的自然美。开篇的“黛染西山雨乍晴”就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的晨景,西山在雨后显得格外迷人,诗人通过“乍晴”一词,传达了天气的变化与自然的生机。接着的“遥天一抹晚霞横”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晚霞的横空映衬出天际的辽阔与温柔,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与空间感。
“澄鲜色胜铺文绮”一句,则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示了澎湖艳丽的自然色彩,甚至超越了人造的华丽。诗人接着描绘了缥缈的云雾,仿佛在揭示一种神秘感,似乎在暗示着自然的无穷魅力。
接下来的“野鹜点残随断续,沙鸥界破觉分明”则通过生动的动植物描绘,呈现出景色的生动与活泼,仿佛让读者置身于这幅美丽的画面中,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宁静。最后的“斑斓光射丹崖上”,用光影的变化来结束全诗,形成了一种画面感,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仰,展现了澎湖的独特魅力和诗人豁达的情怀。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歌颂自然之美,表现了诗人对澎湖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澎湖的壮丽景色和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黛染西山雨乍晴”中的“黛染”指什么颜色?
A. 红色
B. 青黑色
C. 白色
D. 黄色
“遥天一抹晚霞横”中,“晚霞”指的是哪个时段的云彩?
A. 清晨
B. 黄昏
C. 正午
D. 半夜
“澄鲜色胜铺文绮”中的“文绮”指的是什么?
A. 书法
B. 绸缎
C. 彩虹
D. 风景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颂扬历史
B. 描绘自然美
C. 叙述故事
D. 表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