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远

《寄远》

时间: 2025-05-10 10:34:27

诗句

别时指我堂前柳,柳色青时望子时。

今日柳绵吹欲尽,尚凭书去说相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4:27

原文展示:

寄远
作者:柴援 〔宋代〕
别时指我堂前柳,柳色青时望子时。
今日柳绵吹欲尽,尚凭书去说相思。

白话文翻译:

在离别的时候,你指着我家前的柳树,那时柳树颜色青翠,我盼望着你的归来。如今柳絮随风飘散快要结束了,我只能寄书信给你,表达我的思念之情。

注释:

  • 别时:离别的时候。
  • 指我堂前柳:指着我家前的柳树。
  • 柳色青时望子时:柳树绿意盎然的时候,期待子(指爱人或朋友)的归来。
  • 今日柳绵吹欲尽:今天柳絮随风飘散,快要结束了。
  • 尚凭书去说相思:只能依靠书信来表达相思之情。

典故解析:

“柳”常常被用作思念的象征,在古代诗词中,柳树的柔弱和随风摇曳的姿态常常与离愁别绪相联系。柳树的季节性变化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柴援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细腻的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与知己或爱人分别时写的,表达了因离别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诗作背景反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寄远》是一首表现思念之情的古诗,通过柳树的意象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感变化。开篇提到“别时指我堂前柳”,生动描绘了离别前的场景,柳树青翠欲滴,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反映了在别离时的期待与不舍。接下来“今日柳绵吹欲尽”,柳絮随风而散,暗示时间的流逝及美好时光的逝去,情感由期待转为失落。最后一句“尚凭书去说相思”更是突出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书信成为了连接彼此的纽带,表达了无法面对面的无奈与深情。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既有自然的描绘,也有深厚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别时指我堂前柳”:在离别的时候,你指着我家前的柳树,暗示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2. “柳色青时望子时”:柳树在青翠时,盼望着你的归来,展现了对未来的期盼。
    3. “今日柳绵吹欲尽”:如今柳絮随风飘散,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伤感。
    4. “尚凭书去说相思”:只能通过书信来表达思念,体现了情感的无奈与深情。
  • 修辞手法

    1. 对比:通过“别时”与“今日”的对比,突显时间的变迁与情感的变化。
    2. 意象:柳树和柳絮作为思念与离别的象征,深化了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感伤与对思念的深情,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 柳树:象征着离别、思念与生机,传达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柳絮: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奈,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柳”象征着什么?

    • A. 离别
    • B. 思念
    • C. 以上都是
  2. 诗人用什么方式表达思念?

    • A. 书信
    • B. 口头
    • C. 画画
  3. 诗中提到的“柳色青时”指代什么?

    • A. 留恋的时光
    • B. 美丽的景色
    • C. 生命的循环

答案

  1. C. 以上都是
  2. A. 书信
  3. A. 留恋的时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相思》王维

诗词对比

  • 比较《寄远》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思念之情,但《静夜思》更多地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而《寄远》则侧重于对远方人的思念。李白的诗意较为豪放,而柴援的诗则显得细腻和内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文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杨柳枝 杨柳枝送沈自成之武康县丞五首 其二 杨柳枝 其二 杨柳枝 杨柳枝八首 其七 杨柳枝词三首 杨柳枝 杨柳枝 杨柳枝 寄四乡先生 杨柳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儿女亲家 寸字旁的字 蛇行斗折 捐局 凤枕 目眩头晕 一坐皆惊 作谢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迩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屮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自利利他 豨首 包含焉的词语有哪些 矮矮胖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