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1:31
苦楝树,青鹁鸪。啄盐土,鸣呜呜。老鸦衔茶子,争噪落岭隅。不觉茶满山,渔利入江湖。盐由鹁鸪起,茶由老鸦趋。诱以触禁网,二鸟谁与诛。东家月吐明,西家犬争吠。月兔在中天,曾何竞窥秽。姮娥虽夜行,莫比淫奔废。呶呶篱下音,胡不钤其喙。
这首诗描写了苦楝树和青鹁鸪的景象,鹁鸪啄食盐土,发出呜呜的鸣叫。老鸦叼着茶子,争着在山岭边叫嚷。不知不觉茶树遍布山间,渔利也流入江湖。盐是鹁鸪引起的,茶是老鸦来取的。用网诱捕这两只鸟,谁来对它们进行惩罚呢?东家的月亮明亮,西家却有狗在争吠。月兔在空中游荡,怎么会去窥视肮脏的事物呢?嫦娥虽然在夜间行走,却无法与那些放荡不羁的人相提并论。听到篱笆下的声音,何不去封住它的嘴?
梅尧臣,字梦得,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他生于南宋,仕途坎坷,多次经历政治风波,晚年以隐居著称。梅尧臣的诗风清新,重视自然景物的描写,常借物抒情。
《杂兴》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结合了自然与人文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诗中涉及的鸟类与植物,反映了当时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梅尧臣的《杂兴》以生动的自然描绘和深刻的社会反思为特点。诗中通过苦楝树、青鹁鸪、老鸦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在这幅生动的画面中,鹁鸪与老鸦的行为不仅反映了它们的生活习性,也隐喻了人类社会的复杂关系。诗中提到的“诱以触禁网”,暗示了对自然的干预与破坏,表达了诗人对人类行为的批判。此外,诗中对嫦娥与月兔的提及,进一步深化了对美与丑、清与浊的思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声音的描绘,传达了对宁静与秩序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中杂音的厌恶。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也让人反思当时社会的喧嚣与纷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梅尧臣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类行为的描写,表达了对纯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喧嚣的反思,同时也展现了对生态平衡的关注与呼唤。
《杂兴》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老鸦衔茶子”象征什么?
“东家月吐明,西家犬争吠”体现了诗中的什么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