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6:45
竹林寺别友人(一作与德玄别,一作李玄)
作者: 许浑 〔唐代〕
骚人吟罢起乡愁,
暗觉年华似水流。
花满谢城伤共别,
蝉鸣萧寺喜同游。
前山月落杉松晚,
深夜风清枕簟秋。
明日分襟又何处,
江南江北路悠悠。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竹林寺与朋友告别的情景。吟唱过后,诗人感到乡愁涌上心头,意识到自己年华已逝。花开满城,离别时心中感到伤感;而在寺庙中,蝉鸣声中却又感到与友共游的快乐。前山的月亮在傍晚时分落下,清风徐来,夜深时分床头轻凉。明天又要分别,不知道彼此会去向何方,江南江北的道路漫漫无尽。
许浑,字子愚,生于唐代,长于盛唐时期。他以其清新细腻的诗风闻名,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作品常流露出淡淡的乡愁与离别之感。
此诗创作于许浑与友人在竹林寺游玩之际,正值离别时刻。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对流逝时光的感慨。
《竹林寺别友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离别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展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诗人以“骚人吟罢”开篇,直接点明了吟唱的背景,为全诗定下了感伤的基调。接着,他用“乡愁”二字道出自己内心的思念之情,表现了人对故土的眷恋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诗中“花满谢城”一句,生动地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象征着一段美好时光的结束。而“蝉鸣萧寺”则让人感受到夏日寺庙的宁静与和谐,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在离别之际,依然可以寻找快乐与享受当下的美好。接下来的描写“前山月落杉松晚”,则转向夜色的描绘,夜晚的清风与床头的凉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气氛,使离别的情感愈加深沉。
最后两句“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则引发了对未来的思考,表现出对友人去向的迷茫与对人生旅途的感慨。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具有深切的哲理性与感人至深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友人的珍重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诗中“骚人吟罢”指的是?
a) 吟唱结束
b) 唱得很好
c) 朋友离去
“明日分襟又何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离别的迷茫
c) 对生活的满意
诗中提到的“蝉鸣萧寺”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热闹的城市
b) 宁静的寺庙
c) 美丽的花园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离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而《竹林寺别友人》则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悟与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都表现了离别的情感,但侧重点各有差异,前者更显豪情,后者则显得细腻而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