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句

《句》

时间: 2025-04-29 20:09:43

诗句

有节松筠方直操,无言桃李尽成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09:43

诗词名称: 句

作者: 辛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有节松筠方直操,无言桃李尽成蹊。

白话文翻译:

有节操的松竹挺拔而直立,默默无言的桃李却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人们的道路。

注释:

字词注释:

  • 有节:有节操、有气节。
  • 松筠:松和竹,象征坚韧、清高的品格。
  • 方直操:形容松竹的挺拔和正直的操守。
  • 无言:没有言语,表示默默无闻。
  • 桃李:桃树和李树,常用来比喻后辈和学生。
  • 尽成蹊:意指因其芬芳和美丽而吸引人们前来,形成小路。

典故解析:

  • 桃李成蹊:出自《礼记·学记》,比喻师德高尚,桃李满天下。寓意优秀的品德和才华自然会吸引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炳是宋代的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反映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人品的推崇。他的作品往往以自然景物和人品修养为主题,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句》作于一个反思人品与行为的时代,诗人通过对松竹与桃李的对比,表达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与对默默无闻却有贡献的人士的赞美。

诗歌鉴赏:

《句》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首句“有节松筠方直操”,通过松竹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刚毅不屈的精神和高洁的品格。松竹常被视作君子之象,代表着坚韧与清白。相较之下,“无言桃李尽成蹊”则展现了另一种价值观:即使不言不语,桃李却因其芬芳吸引了来者,形成了小路,暗示了默默奉献的力量与影响。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松竹与桃李在形象上的差异,更在精神层面上揭示了人品和贡献的不同表现形式。诗人通过两者的对比,强调了高尚品德的重要性以及无声奉献的深远影响,体现了对社会风气的关注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节松筠方直操:这句描绘了松竹的品格,象征着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操守,强调了高洁的人格。
  • 无言桃李尽成蹊:此句则强调桃李的默默无闻,却因其芬芳而吸引众人,隐喻了人品的影响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松竹与桃李的对比,突出不同的人格特征与影响。
  • 象征:松竹象征高尚,桃李象征无私奉献。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高尚品德的重要性,强调即使不张扬,真诚的付出和美德最终会被社会认可与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筠:象征坚韧与清高的品德。
  • 桃李:象征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影响。
  • :象征人际关系与社会影响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松筠”象征什么?

    • A. 柔弱
    • B. 坚韧与清高
    • C. 美丽
  2. “桃李尽成蹊”是什么意思?

    • A. 桃李不值一提
    • B. 桃李因其芬芳吸引人
    • C. 桃李无法生长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个人的荣耀
    • B. 高尚品德的重要性
    • C. 自然景物的描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辛炳的《句》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品德和人际关系的思考,前者注重内在的高洁品德,后者则更多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梅里七首家…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忆放鹤 过梅里七首家…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翡翠坞 过梅里七首家…今敝庐数堵犹存今列题于后。早梅桥 过梅里七首家…今列题于后。忆题惠山寺书堂 过梅里七首家…今列题于后。忆东郭居(效丘迟) 过梅里七首家于无锡四十载今敝庐数堵…于后。上家山 忆登栖霞寺峰(效梁简文) 忆过润州 溯西江 过钟陵(余长庆三年除江西观察使,奉诏不之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孤上 百般刁难 易俗移风 立刀旁的字 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見字旁的字 开动 天台路迷 宗子 谦词 艸字旁的字 逆风撑船 斗字旁的字 包含尼的词语有哪些 等得及 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殳字旁的字 父母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