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许仲涂郎中游山

《和许仲涂郎中游山》

时间: 2025-05-07 22:22:26

诗句

每同南郭先生到,今伴东牟太守来。

自顾拙疏聊自乐,白云径里踏荒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22:26

原文展示: 和许仲涂郎中游山 钱公辅 〔宋代〕 每同南郭先生到,今伴东牟太守来。 自顾拙疏聊自乐,白云径里踏荒苔。

白话文翻译: 常常与南郭先生一同游山,如今陪伴东牟太守前来。 自我感觉笨拙粗疏,却也自得其乐,在白云小径中踩踏着荒废的苔藓。

注释:

  • 南郭先生:可能指隐士或不拘小节的人。
  • 东牟太守:指东牟地区的行政长官。
  • 拙疏:笨拙粗疏。
  • 白云径:指幽静的山间小径。
  • 踏荒苔:踩踏着荒废的苔藓,形容游山时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公辅,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性格淡泊,喜好自然山水。此诗可能是作者与友人游山时的即兴之作,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与友人游山之际,可能是为了记录当时的情景和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游山经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每同南郭先生到”与“今伴东牟太守来”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与不同身份的人共同游山的经历。后两句“自顾拙疏聊自乐,白云径里踏荒苔”则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白云径”和“踏荒苔”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自然的氛围,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自得其乐的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每同南郭先生到”:回忆过去与南郭先生一同游山的情景,南郭先生可能指隐士或不拘小节的人,体现了作者与这类人的亲近。
  • 次句“今伴东牟太守来”:描述现在与东牟太守一同游山的情景,东牟太守指东牟地区的行政长官,体现了作者与不同身份的人共同游山的经历。
  • 第三句“自顾拙疏聊自乐”: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笨拙粗疏并不在意,反而自得其乐的态度。
  • 末句“白云径里踏荒苔”:通过“白云径”和“踏荒苔”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自然的氛围,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自得其乐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每同南郭先生到”与“今伴东牟太守来”的对比,突出了作者与不同身份的人共同游山的经历。
  • 意象:通过“白云径”和“踏荒苔”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自然的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自得其乐的态度。

意象分析:

  • 白云径:幽静的山间小径,象征自然和宁静。
  • 踏荒苔:踩踏着荒废的苔藓,象征简朴和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郭先生”可能指什么类型的人? A. 隐士 B. 官员 C. 商人 D. 学者 答案:A

  2. 诗中“白云径里踏荒苔”表达了什么? A.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B. 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C. 对官场的厌恶 D. 对学问的追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钱公辅《和许仲涂郎中游山》: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注重意境的营造,而钱公辅的诗更注重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钱公辅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宋代诗歌的总体发展情况和特点。

相关查询

菩萨蛮(春归) 菩萨蛮·壬寅三月二十九日 菩萨蛮 山寺夏日 菩萨蛮 其三 汴梁 菩萨蛮 菩萨蛮 有赠 菩萨蛮 大风,从楼上看隔院海棠,用清真韵 菩萨蛮 代人贺周指挥称号晋野 有引 菩萨蛮 其四 菩萨蛮 寄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贪天之功,以为己力 引信 夕字旁的字 扬铃打鼓 包含鼍的词语有哪些 又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议长 满面红光 川字旁的字 日中必彗 语出月胁 切肤之痛 转愁为喜 甲地 角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