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时间: 2025-05-05 21:18:15

诗句

金山楼观何眈眈,撞钟击鼓闻淮南。

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

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

我来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怀惭。

同游尽返决独往,赋命穷薄轻江潭。

清晨无风浪自涌,中流歌啸倚半酣。

老僧下山惊客至,迎笑喜作巴人谈。

自言久客忘乡井,只有弥勒为同龛。

困眠得就纸帐暖,饱食未厌山蔬甘。

山林饥卧古亦有,无田不退宁非贪。

展禽虽未三见黜,叔夜自知七不堪。

行当投劾谢簪组,为我佳处留茅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1:18:15

原文展示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作者:苏轼 〔宋代〕

金山楼观何眈眈,撞钟击鼓闻淮南。
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
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
我来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怀惭。
同游尽返决独往,赋命穷薄轻江潭。
清晨无风浪自涌,中流歌啸倚半酣。
老僧下山惊客至,迎笑喜作巴人谈。
自言久客忘乡井,只有弥勒为同龛。
困眠得就纸帐暖,饱食未厌山蔬甘。
山林饥卧古亦有,无田不退宁非贪。
展禽虽未三见黜,叔夜自知七不堪。
行当投劾谢簪组,为我佳处留茅庵。


白话文翻译

金山的楼观何其壮丽,撞钟击鼓的声响远传淮南。焦山上有修竹,采薪汲水的僧人寥寥几人。云雾弥漫,波浪拍打,几乎没有人迹,偶尔能见到沙户求春蚕。
我来到金山本想留宿,这里却未能到达,心中感到惭愧。同行的朋友都已回去,只有我孤身一人,命运薄弱,轻视江潭。
清晨无风,波浪自行涌起,我在江中歌唱,倚靠在船上,半醉微醺。
老僧下山见我来,笑着迎接,像巴人的谈话。
他自言久居此地,已忘了乡井,只有弥勒佛与他同在。
在纸帐里困倦得以温暖,饱食后未厌山间的蔬菜。
山林中的饥饿,古人也曾经历过,既然没有田地,难道不是因为贪婪吗?
展禽虽然未曾三次被贬,叔夜自知七次不堪。
我本该辞去官职,留在这美好的地方,住下茅庵。


注释

  • 眈眈:形容景物的壮丽或神态的凝视。
  • 撞钟击鼓:指寺庙中的钟声和鼓声,常用来表示钟鼓齐鸣的热闹场面。
  • 焦山:位于江苏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云霾:指阴云密布,天气恶劣的样子。
  • 巴人:指巴国的人,常用来形容乡土气息浓厚的人。
  • 弥勒:指弥勒佛,代表着和谐与安宁。
  • 展禽:指屈原(屈原字平),代表着志节与抱负。
  • 叔夜:指屈原的友人,诗中提到的七不堪,意指屈原的多次遭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文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尤其以词作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放船游览金山与焦山的途中,反映了他在游历中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苏轼在政治上屡遭贬谪,内心常怀惆怅与无奈,但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寄托。


诗歌鉴赏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展示了苏轼对人文与自然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描绘金山的壮丽景观,营造了一个宏伟的背景,表现出苏轼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喜爱。接着,诗人转向焦山的宁静,描绘了修竹与僧人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在描写中,苏轼不忘自我反思,表达了对未能达到焦山的惭愧,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同游尽返决独往”,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孤独感的流露。清晨的描写尤其生动,波浪自涌,歌声悠扬,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融入。

整首诗最后,苏轼通过老僧的谈话,反映了他对世俗的超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人将自己的命运与自然的宁静结合,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这首诗不仅是自然风光的写照,更是心灵的寄托,体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山楼观何眈眈:描绘金山的壮丽,楼观高耸,令人赞叹。
  2. 撞钟击鼓闻淮南:钟声与鼓声传遍淮南,表现出寺庙的热闹场面。
  3. 焦山何有有修竹:转向焦山,修竹丛生,显得幽静。
  4. 采薪汲水僧两三:几位僧人生活简单,表现出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5. 云霾浪打人迹绝:云雾弥漫,波浪拍打,几乎没有人迹,突显自然的宁静。
  6. 时有沙户祈春蚕:偶尔有沙户出现,象征着对未来的期盼。
  7. 我来金山更留宿:诗人想在金山留宿,但未能如愿。
  8. 而此不到心怀惭:心中感到惭愧,体现出对友人的愧疚。
  9. 同游尽返决独往:朋友们已回去,自己孤身一人,感到孤独。
  10. 赋命穷薄轻江潭:自觉命薄,轻视江潭,表露出人生的无奈。
  11. 清晨无风浪自涌:早晨没有风,波浪自然涌起,描绘出动静结合的景象。
  12. 中流歌啸倚半酣:在船中歌唱,半醉的状态,表现出诗人随性而为。
  13. 老僧下山惊客至:老僧见客来,显得惊喜,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14. 迎笑喜作巴人谈:老僧迎接,像巴人般和蔼,体现出亲切的人际关系。
  15. 自言久客忘乡井:老僧自述久居此地,已忘乡愁,表现出对自然的依恋。
  16. 只有弥勒为同龛:只有弥勒佛与他同在,表现出一种超然的信仰。
  17. 困眠得就纸帐暖:在帐篷中温暖入睡,表现出简单却幸福的生活。
  18. 饱食未厌山蔬甘:吃饱后,依旧喜欢山间的蔬菜,表现出诗人的知足。
  19. 山林饥卧古亦有:即使在山林中饥饿的生活,古人也曾经历过。
  20. 无田不退宁非贪:没有田地却不愿退去,反映出对生活的执着。
  21. 展禽虽未三见黜:展禽虽未被贬,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22. 叔夜自知七不堪:叔夜自知屈原的遭遇,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
  23. 行当投劾谢簪组:诗人希望能弃官留居,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山与焦山的描绘融入自然景色,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如“浪自涌”表现自然的灵动。
  • 对仗:如“撞钟击鼓闻淮南”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对金山与焦山的描绘,表现出一种超脱与淡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山:象征壮丽与雄伟,代表着人文景观。
  • 焦山:象征宁静与清幽,代表着自然风光。
  • 云霾:象征着人生的迷惘与困境。
  • 修竹:象征着坚韧与高雅,代表着隐士的生活。
  • 老僧:象征智慧与超然,代表着对世俗的超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的字是: A. 子瞻
    B. 子美
    C. 子华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焦山”主要的意象是什么? A. 壮丽
    B. 宁静
    C. 热闹
    答案:B

  3. 诗中“云霾浪打人迹绝”意指: A. 景色优美
    B. 孤独无助
    C. 人迹罕至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1. 杜甫《望岳》:同样描写自然景观,表现出对壮丽山川的敬仰,还蕴含深厚的忧国情怀。
  2. 李白《庐山谣》:通过描绘庐山的美景,展现出李白的豪情与对自然的热爱,风格上更显奔放。
  3.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间宁静的秋天,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与苏轼的诗风有所呼应。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选读》

通过以上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金山放船至焦山》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题游仙阁白公庙 游徐城河忽见清淮,因寄赵八 宋州东登望题武陵驿 同皇甫冉登重玄阁 题灵台县东山村主人 承恩量移宰江邑,临鄱江怅然之作 题张公洞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袁江口忆王司勋、王吏部二郎中、起居十七弟 题道虔上人竹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析珪判野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任人摆布 髟字旁的字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监铸 舌字旁的字 强盗挂念珠 包含肚的词语有哪些 打狗看主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岁阴 笔译 寸字旁的字 论功受赏 支字旁的字 举世混浊 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陋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