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8:05
大王开绝域,上将喜边功。
塞外风烟异,军中苦乐同。
龙旂凋朔气,虎帐卧沙风。
未系单于颈,横戈意气雄。
诗中讲述了边疆的战争场景。国王开拓了边陲之地,统帅们因战功而感到喜悦。在这片与众不同的边塞,士兵们共同经历苦与乐。龙旗在北风中凋零,虎帐中沙尘飞扬。尚未将单于的头颈牢牢锁住,手握战戈的士兵们意气风发,气势雄壮。
郑善夫,明代诗人,生平资料相对较少,但其诗作多以边塞战争、民生苦乐为主题,风格豪放,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和战斗精神。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边疆战乱频繁、民族冲突加剧的时期。诗人在这首诗中寄托了对战争的思考及对士兵勇敢精神的赞美。
《出塞曲二首 其二》通过对边塞战斗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战争带来的双重体验——胜利的喜悦与艰苦的现实。诗的开端,“大王开绝域,上将喜边功”,直接表达了开疆拓土的壮志和统帅的欢欣,既体现了对国家发展的期望,又反映出士兵们在边疆的辛劳。接下来的“塞外风烟异,军中苦乐同”,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兵们在艰苦环境中团结一致的精神状态,尽管身处险境,却能同甘共苦。
通过“龙旂凋朔气,虎帐卧沙风”两句,诗人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边塞的严酷环境,龙旗和虎帐分别象征着王权与军队的豪气,然而在自然力的侵袭下,依然显得脆弱不堪。最后的“未系单于颈,横戈意气雄”,表达了一种尚未完全胜利的紧迫感,同时也展示了士兵们未屈服于困境的豪情,意气风发,勇往直前。
整首诗以紧凑的节奏和鲜明的对比,反映出战争的复杂性,既有对胜利的渴望,也有对困难的无畏,展现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赞美与同情。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边塞生活的描绘和对士兵勇气的赞美,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们的团结精神,以及对胜利的期望。
诗中提到的“单于”指的是哪个民族的统治者?
A. 汉族
B. 匈奴
C. 藩地
D. 满族
诗句“塞外风烟异”中的“风烟”主要指什么?
A. 自然环境
B. 战争气氛
C. 人民苦难
D. 统治者的威严
“横戈意气雄”描绘了士兵们什么样的状态?
A. 忧伤
B. 绝望
C. 豪迈
D. 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