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0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4:18
宴张别驾新斋
作者:孟浩然
世业传圭组,江城佐股肱。
高斋徵学问,虚薄滥先登。
讲论陪诸子,文章得旧朋。
士元多赏激,衰病恨无能。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告别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诗中提到家世传承的荣耀,以及江城的政治环境。诗人在高楼上渴望追求学问,感到自己在学术上有所不足。与朋友们的交流中,感受到自己文字才华的失落。最后,诗人对士人的赞赏感到惋惜,因自己健康衰弱而感到无能为力。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荆,可谓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他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宴张别驾新斋》创作于诗人与友人张某(别驾)相聚的时刻,诗人感受到友人对自己学问和才能的赞赏,同时也对自己的身体和境遇感到不满。诗中透出一种惜别之情和对自我能力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开篇以“世业”与“江城”引入,说明了诗人身世和所处环境的复杂。接着,强调了对高斋的向往,体现了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但又感到自己在学问上有所不足,表现出一种自我否定的情绪。
诗中的“讲论陪诸子”体现了诗人与年轻学子之间的互动,显示出他乐于与人交流的态度,而“文章得旧朋”则暗示着他与旧友之间的深厚联系。最后一联以“士元多赏激”结束,虽然有对士人的赞许,却也带着对自身衰弱、无能为力的惋惜,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对比。
整首诗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无奈,表现出诗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反思,以及对朋友的珍惜,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哲思,令人回味。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之间的情谊与个人追求的反思,表达了对自我能力与境遇的无奈与惋惜,展现了人际关系的珍贵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诗中提到的“高斋”象征着什么?
诗人在最后感到无能是因为:
比较孟浩然与王维的诗歌,两位诗人在山水田园诗中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诗更显禅意与哲理,而孟浩然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人际关系与自我追求的感慨。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宴张别驾新斋》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