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同张将蓟门观灯

《同张将蓟门观灯》

时间: 2025-05-05 10:15:18

诗句

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

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15:18

原文展示:

同张将蓟门观灯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异俗非乡俗,新年改故年。
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

白话文翻译:

在外地的风俗与家乡的风俗不同,新年过后,旧的年头也随之改变。在蓟门观赏火树的灯光,简直让人怀疑是烛龙在燃烧。

注释:

  • 异俗:不同的风俗。
  • 非乡俗:不是家乡的风俗。
  • 新年:指的是农历新年。
  • 改故年:指的是新的年头取代了旧的年头。
  • 蓟门:是古代北京的一个城门,指的是这里的观灯活动。
  • 火树:指的是灯光璀璨的树。
  • 烛龙:古代神话中的一种龙,传说中能照亮天地,这里用来形容灯光的明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唐代著名诗人,出生于今湖北省。他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的元宵节,正值新年将至之时,诗人可能在蓟门参加观灯活动,感受到外地习俗的不同与节日的热闹氛围。

诗歌鉴赏:

《同张将蓟门观灯》是一首描写元宵节观灯的诗,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感受。开篇的“异俗非乡俗”表达了诗人对外地习俗的陌生与感慨,显示出一种怀乡之情。接下来的“新年改故年”则将时间的流逝与节庆的变迁结合在一起,仿佛在提醒人们对于时间的无常与变化的感慨。

在描写灯光时,诗人用“火树”形容璀璨的灯光,生动而形象。而“疑是烛龙燃”则进一步提升了意象的神秘与美感,将灯光与神话中的烛龙相联系,表达了对灯会的惊叹与赞美。整首诗不仅体现了节日的欢乐,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传统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异俗非乡俗:表达了对外地风俗的不适应与陌生感。
    • 新年改故年:感叹新旧交替,时光流逝。
    • 蓟门看火树:描绘了蓟门的灯会盛况,灯光如火树般绚烂。
    • 疑是烛龙燃:用神话中的烛龙形象来渲染灯光的辉煌,表明诗人内心的震撼。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灯光比作“火树”,营造出热烈的氛围。
    • 夸张:用“疑是烛龙燃”夸大灯光的明亮程度,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观灯的描写,表达了对新年习俗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间变迁的感慨。

意象分析:

  • 火树:象征着节日的热闹与繁荣,传达出欢快的氛围。
  • 烛龙:古代神话的象征,代表光明与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异俗非乡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怀念
    b) 对新年的期待
    c) 对外地风俗的适应

  2. “火树”在诗中形象地指代什么? a) 树木
    b) 灯光
    c) 烛龙

  3. 诗中提到的“烛龙”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a) 真实的动物
    b) 神话中的生物
    c) 一种植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壮丽景色,表达豪情壮志。
  • 杜甫的《春望》:反映战乱与人间疾苦,情感深沉。

诗词对比

  • 孟浩然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 孟浩然的诗歌多描绘自然与生活的闲适,王维则更注重意境的深远与哲理的思考。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孟浩然诗文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庵中睡起五颂寄海印长老 和景仁开才能元寄牡丹图 长安留别七弟兼简刘郎 城西书事五首 其三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坐亭谷 九月十日游象之葆光亭寄曼叔 奉同景仁九日宴相公新堂 次韵和唐公北使途中见寄二首 同晏著作饮薛园坐中赋 招景仁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页字旁的字 相字 声势汹汹 口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寿日 逦倚 衣裳盟会 厉世摩钝 甫里先生 殊途同归 豸字旁的字 贫病交迫 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