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43: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43:02
烈火非不猛,不耗百鍊金。
寒霜非不严,不彫竹柏林。
小人势利合,倾覆无常心。
君子道德亲,白首犹视今。
诸君闺台秀,相得如璆琳。
离群一昔期,乃尔动悲吟。
古风久已衰,交道日颓侵。
愿名思友操,播之清徽琴。
烈火虽然猛烈,却不会消耗百炼的金属;
寒霜虽然严酷,却不会摧残竹林和柏树。
小人因势利而结交,心思变幻无常;
君子重德行而亲近,纵使白发苍苍仍旧关心当下。
诸位闺阁中的才子佳人,彼此相得如美玉和美石。
离群已久,才感到悲伤的吟唱;
古风早已衰败,交往的情谊也日渐消退。
希望我的名声与友谊长存,能在清雅的琴声中流传。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及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理学,对政治有深厚的见解。其诗词风格多表现出儒家思想的深刻内涵和对历史的思考。
《御沟》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风气渐衰之时,诗中流露出对世俗小人的批判与对君子理想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御沟》以烈火和寒霜开篇,设下了考验与困境的基调。火与霜象征着社会中的艰苦环境,表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思考。接下来,诗人对小人和君子的对比,揭示了小人因势利而交往的浮躁与无常,以及君子因德行而亲近的持久与深厚,展现出作者对道德理想的坚守。
在描绘闺阁中的才子佳人时,诗人通过璆琳的比喻,表达了对友谊和美好情感的珍视。离群的孤独感以及对古风衰退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现代理解的失望与对传统友情的向往。最后,愿景中的“清徽琴”不仅是音乐的象征,更是诗人理想中的友谊与德行的寄托。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之间透露出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洞察,展示了诗人对道德与人际关系的思考,是一首具有高度哲理性的作品。
烈火非不猛,不耗百鍊金。
表达虽然火势猛烈,但真正的金属经过千锤百炼,依然坚固,象征坚韧的品格。
寒霜非不严,不彫竹柏林。
寒霜的严酷是无法摧毁坚韧的竹子和柏树,暗示君子品德的坚韧。
小人势利合,倾覆无常心。
小人的交往因利益而生,内心变幻无常,揭示人际关系的虚幻。
君子道德亲,白首犹视今。
君子因道德而亲近彼此,纵使年老仍然关注当下,表明君子之道的恒久。
诸君闺台秀,相得如璆琳。
描述才子佳人之间的和谐与珍贵,象征美好的情谊。
离群一昔期,乃尔动悲吟。
离开群体后才感到孤独与悲伤,表达内心的孤独感。
古风久已衰,交道日颓侵。
感叹古代风气的衰落与人际交往的日益冷淡。
愿名思友操,播之清徽琴。
希望友谊与名声能够在优雅的琴声中传扬,表达对理想友谊的向往。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强调君子应坚持道德,珍视友情,抵抗世俗的浮躁与变迁。
选择题:诗中用来比喻小人的词是什么?
A. 君子
B. 竹柏
C. 烈火
D. 小人
填空题:诗中提到“古风久已衰”,指的是对__的感慨。
判断题:诗中认为君子应当因德行而交朋友。
A. 对
B. 错
与王维的《送别》相比,司马光的《御沟》更侧重于对人际关系的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与人情的融合。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人类情感的敏感与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