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0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06:06
弱植生川泽,吒根北堂后。
昔时青春姿,扶疏映轩牖。
风霜日消落,憔悴复何有。
蠹穿枯节断,雨渍虚心朽。
幸不夭天年,犹得胜凡柳。
这棵细弱的柳树生长在河川和沼泽之间,根系深扎在北堂的后面。往昔它青春的姿态,枝叶繁茂,映照着窗前的光景。如今经过风霜的侵袭,树木已显得憔悴,剩下的又有什么呢?虫蛀穿透了它的树干,雨水浸润了它的空心,导致了腐朽。幸好这棵树没有夭折,依然可以胜过那些普通的柳树。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诗人。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是一位实践派的政治家,关心民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修养。
这首诗写于秋天,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柳树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坚持,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脆弱。诗人以“弱植生川泽”开篇,描绘了一株细弱的柳树,给人一种无力感,联想到生命的脆弱。接着,诗人回忆起柳树昔日的繁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了时光的无情和自然的变化。随着“风霜日消落”的描写,诗中柳树的憔悴愈加明显,让人感受到生存环境的恶劣与生命的无奈。
“蠹穿枯节断,雨渍虚心朽”则进一步揭示了柳树的困境,虫蛀和雨水的侵蚀使这株柳树愈发显得脆弱,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与无常。然而,最后一句“幸不夭天年,犹得胜凡柳”则带有一丝乐观的情绪,尽管经历了风霜雨露,这株柳树依然能够生存下来,超越那些普通的柳树,赋予了生命一种顽强的力量。
整首诗在悲凉中透出一丝希望,传递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生命力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歌通过柳树的生存状态反映了生命的脆弱和坚持,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在困境中仍然向上的生命态度。
诗中的柳树象征什么?
A. 脆弱的生命
B. 繁荣的未来
C. 自然的力量
D. 忧伤的回忆
“幸不夭天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绝望
B. 愤怒
C. 庆幸
D. 无奈
诗中提到的“风霜”象征着什么?
A. 健康
B. 富饶
C. 生活的磨难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1.A,2.C,3.C
《秋夕》与《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后牖有配柳》均描写秋天的意象,但前者更侧重于对景物的刻画,而后者则更注重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两者都展示了自然的变迁与生命的脆弱,但在情感基调上,《秋夕》更倾向于忧伤,而《后牖有配柳》则在悲凉中透出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