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0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06:08
高阳台 题顾羽素表姑《绿梅影楼填词图》
作者:杨琬
画阁连云,疏帘隔梦,人间无此高寒。
石瘦苔荒,一轮冻月团圞。
悄然万籁声俱寂,凭烟痕绿上毫端。
对横枝,依约微吟,画损阑干。
深宵不用银缸照,爱横斜疏影,写向冰纨。
仿佛瑶妃,半鬟香雾初乾。
披图忍读琴清句,侍慈帏画卷曾看。
听烟梢,翠羽飞来,同话心酸。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雅而幽静的环境,诗人在画阁中,云雾缭绕,似乎与梦境隔绝,感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寒冷。庭院石头瘦削,苔藓荒芜,天上挂着一轮冷月,显得格外圆满。周围万籁俱寂,只有烟雾中轻轻涂抹的绿色痕迹。在横枝旁,诗人低声吟唱,似乎画中的栏杆也因吟唱而受损。深夜里不需要银缸的灯光照亮,诗人更喜欢那斜斜的疏影,仿佛是写在冰纨上的画面。此情此景,像是瑶妃的倩影,轻轻的香雾刚刚散去。披开画卷,忍不住阅读琴声中的清秀句子,曾经在慈爱的帷幕下赏看过。听着烟梢传来的声音,似乎有一只翠羽飞来,和我一同倾诉心中的苦涩。
作者介绍:杨琬,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清新脱俗的风格,擅长描绘优雅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杨琬在欣赏顾羽素的《绿梅影楼填词图》后所作,表达了对画中意境的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高阳台》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缠绵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意境的深刻理解。诗作开篇便以“画阁连云”引入,营造出一种虚幻而高远的氛围,给读者以遐想的空间。接着,诗人通过“石瘦苔荒”的描写,揭示了自然的荒凉与清冷,这种对比强调出“人间无此高寒”的孤高感。
接下来的“悄然万籁声俱寂”则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静谧,诗人在这样的静谧中,感受到了一种更深层次的孤独和思考。对横枝的微吟,透露出一种低沉的情感,似乎在诉说着不可言说的心声。
“深宵不用银缸照”,这一句十分耐人寻味,诗人宁可在昏暗中欣赏那“横斜疏影”,而非借助人造光源,体现了对自然状态的偏爱和对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仿佛瑶妃,半鬟香雾初乾”,则将情感的表达提升至一个更为理想化的境界,瑶妃的意象,代表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高雅而孤独的意境,透过自然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柔情与思索,形成了一幅美丽而感伤的画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同时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思考的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A. 繁华热闹 B. 高雅孤寂 C. 自然荒凉
答案:B
诗人更喜欢在深夜里用什么来照明?
A. 银缸 B. 月光 C. 不需要照明
答案:C
诗中提到的瑶妃象征什么?
A. 美好与追求 B. 伤痛与孤独 C. 自然与生命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