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0:1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6:52
偶题
作者:杜甫 〔唐代〕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
骚人嗟不见,汉道盛于斯。
前辈飞腾入,馀波绮丽为。
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
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
騄骥皆良马,骐驎带好儿。
车轮徒已斫,堂构惜仍亏。
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
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
经济惭长策,飞栖假一枝。
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
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
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
郁郁星辰剑,苍苍云雨池。
两都开幕府,万宇插军麾。
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
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
稼穑分诗兴,柴荆学土宜。
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
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这首诗以“文章”为引,表达了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思考。文章是千古之事,得失只有自己心中知道。作者皆有不同的地位和名声,岂能随意浮沉。诗人叹息未能亲见汉朝盛世,古代的飞腾之辈留下的佳作依然美丽。后来的贤人继承了前人的传统,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规矩。儒家有自己的法则,而我的心灵却常常因年少而疲惫。我常怀念江左的逸趣,也因疾病而常在邺中感到奇特。优秀的马匹都能被驯养,骐驎也有优秀的儿子。车轮已经被磨损,房屋的构造仍显不足。空谈潜夫的议论,虚传幼妇的碑文。因着情感而安慰漂泊,抱病时常迁移。经济上的愧疚让我感到羞愧,寄托于一枝飞翔的鸟。尘沙旁边有蜂虿,江峡边有蛟龙与蜃气。唐虞的萧瑟已远,楚汉的危机依然在。圣朝之中兼有盗贼,异乡的风俗更加喧嚣。郁郁的星辰如剑,苍苍的云雨如池。两都设立了幕府,万宇之中插上军旗。南海的残铜柱,东风避开月光。音信如乌鹊般难以传递,愤怒如同怪物般难以抑制。耕作与诗兴相分,柴荆的学习适合于土壤。我故乡的白阁已迷失,秋水中隐约着黄陂。不敢渴望写出佳句,愁苦来临时只好赋予别离。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生活贫困,忧国忧民,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风格沉郁、深刻。
创作背景
《偶题》是杜甫在晚年时创作的一首诗,体现了他对历史、文化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在经历了动荡的社会变迁后,杜甫对历史的感慨与对自身的反思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杜甫的《偶题》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交织的作品。诗中以“文章千古事”开篇,表明了文章与历史的密切关系,强调了个人对得失的内心感悟。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骚人”“汉道”“江左”等历史文化元素,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前人伟业的敬仰,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的忧虑。杜甫在诗中回忆了古代的盛世与当下的困境,表现出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同时,诗中对“骐驎”“车轮”“音书”等意象的描绘,生动地传达出他对人才与社会风气的思考。尤其是“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一句,蕴含着深厚的乡愁与对故土的怀念,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杜甫用“愁来赋别离”总结全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无助,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苦闷与挣扎。这首诗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唐代社会历史的一种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无奈,表达了杜甫对理想与现实、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展现出对社会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怀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甫的《偶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骐驎”象征什么?
“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与李白同为唐代杰出诗人,但杜甫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情感沉郁;而李白则常表现豪放与个人情感的追求。杜甫在《偶题》中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而李白在《将进酒》中则表现了对人生短暂的豪情,二者风格各异,但都具有深刻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