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5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1:09
作者: 杜甫 〔唐代〕
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
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
官是先锋得,材缘挑战须。
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云幕随开府,春城赴上都。
马头金狎帢,驼背锦模糊。
咫尺云山路,归飞青海隅。
上公犹宠锡,突将且前驱。
汉使黄河远,凉州白麦枯。
因君问消息,好在阮元瑜。
蔡子勇的性情勇猛,常常拉弓向西射向胡人。
健壮的年轻人宁愿战死,也不愿甘心做个读书人。
官职如同先锋一般获得,才能则需要不断挑战。
身轻如鸟飞过,枪声急促万人呼喊。
云层随开府而散,春城奔赴上都。
马头上金色的马鞍,驼背上锦绣的模糊。
咫尺之间是云山之路,归飞却在青海的角落。
上公仍然赐予宠爱,必须突击前行。
汉使已在黄河之外,凉州的白麦也已枯萎。
因你问起消息,安好在阮元瑜那里。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以其深厚的诗歌造诣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杜甫晚年时期,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不安,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与对战争的深刻思考。
杜甫的《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通过对蔡希曾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理解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开篇以“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引入,表现出蔡希曾的勇猛与战斗精神,体现了那个时代对英雄豪杰的崇尚。接着,诗中反复提及“健儿”、“壮士”,强调年轻人宁死不屈,渴望在战场上展现英勇。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未来的希望,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归途的畅快,表现出一种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在风格上兼具豪放与沉郁,抒发了对动荡时代的忧虑与对友谊的珍视,借助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杜甫深邃的情感世界。诗人通过对“云山路”的描写,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故土的思念,同时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存了那段激荡人心的岁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勇敢的战士形象,表现出对国家和战斗的关注,同时也传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词测试:
杜甫的这首诗主要是写给谁的?
诗中提到的“健儿宁斗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云幕随开府”所表达的意象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